

遵照行政長官指示,本局就立法會2023年8月28日第917/E704/VII/GPAL/2023 號函轉來梁鴻細議員於2023年8月22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 2023 年 8 月 29 日收到的書面質詢,回覆如下:
配合國家發展規劃的“雙碳”目標,以及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有關支持澳門研究建立綠色金融平台的內容,特區政府已將綠色金融納入現代金融業發展的重點領域,並以綠色債券作為綠色金融發展的切入點。
為便利發行人在澳門發行綠色債券,本局透過持續優化債券市場的軟硬基建及相關配套,包括完成構建及持續優化澳門中央證券託管系統,為在澳門發行的債券提供登記、清算、結算及託管等服務;透過將於今年11 月生效的《金融體系法律制度》,將原本的審批制改為註冊制,簡化了債券公開發行的行政程序。
同時,目前本局正研究推出“澳門債券發行費用補貼計劃”,當中包括綠色債券發行費用的補貼措施,以鼓勵更多發行主體在澳門發行綠色或可持續債券;為確保銀行妥善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風險,正着手制定銀行業氣候風險管理指引,計劃從機構管治、應對策略、風險管理及信息披露等各方面提出監管要求,並研究結合適當的鼓勵措施,增進銀行信貸業務的綠色元素。
近年,澳門的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持續豐富。藍色債券、“生物多樣性”主題債券、“碳中和”債券等相繼在澳門發行。截至 2022 年底,澳門銀行發行的綠色債券累計共 7 隻,累計發行量達 287 億澳門元。其中未到期綠色債券共 5 隻,存量市值達 172 億澳門元,佔發行債券存量總額的27.6%。此外,廣東省政府於今年 8 月,首次在澳門發行了 10 億人民幣的綠色地方政府債券,為內地特別是大灣區的企業建立了良好的示範作用,有助鼓勵和引導更多綠色債券在澳門發行。
綠色貸款方面,陸續有本地金融機構推出個人綠色消費貸款、中小企業綠色貸款,為本地綠色能源及綠色交通建設提供融資,以及與大灣區同業合作開展綠色信貸資產跨境轉讓業務等。截至 2022 年底,澳門銀行綠色貸款餘額按年上升 54.5%至 182 億澳門元。
在構建碳交易市場方面,內地工業產值位居世界前列,碳排放量較大,在內地設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等舉措有助於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政策目標。澳門以服務業為主,經濟規模和結構與內地有較大差異,金融業界需進一步探討澳門本地是否存在碳排放交易的市場需求。
至於質詢提及引入相關人才方面,隨着《人才引進法律制度》及配套行政法規已於 7 月 1 日起生效,相信可產生積極作用。
澳門金融管理局
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
陳守信
2023.0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