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新聞 第七屆第二會期立法會工作總結 (李靜儀 梁孫旭 林倫偉 李振宇)

第七屆第二會期立法會工作總結 (李靜儀 梁孫旭 林倫偉 李振宇)

李靜儀議員:

政府須續關注結構性失業、部分僱員收入減少情況
確保財政預算及民生福利資源

經過三年的疫情影響,據統計,今年五至七月,本地居民失業率雖下調至3.3%,但僱員收入和薪酬水平仍待恢復,多個行業包括建築業、批發零售業、飲食業、不動產及工商服務業等,今年第二季收入中位數低於2019年底水平,不少家庭收入減少。人工無加,但物價更高,七月份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0.78%(1),包括家居設備及服務、車輛燃料及石油氣、教育、食物及非酒精飲品等民生必要開支都有增加,不少居民即使無被減薪,但實質工資都減少;當局有需要關注在經濟未完全復甦之下,居民面對物價不斷上漲、供樓利息等生活負擔依然壓力大的情況,並出台措施。

財政預算方面,政府持續多年緊縮開支,亦指示部門在編製2024年度預算時不增加預算,對民生和社會服務等都有一定影響,例如長者因停止央積金注資及未有調升養老金等而直接受影響。我們仍須持續關注包括惠民措施、促進就業等建議如何落實,儘管政府強調不減民生福利資源,但實際上為了避免過大的赤字預算,不少民生服務、部門的預算項目等都受到影響,有收緊資源的情況,故此對於政府如何做好財政管理、善用公帑,並對醫療、教育、養老、對弱勢的照護和支援等民生福利和社會服務預留適當和足夠的資源作支撐,尤應關注。

此外,就業政策方面,即使失業率下降,但不應該輕視現存的失業問題,例如中高齡人士難搵工作情況,政府須因應就業市場的變化,調整措施以加大推動改善就業狀況的成效,例如在原有的帶津培訓等基礎上,要讓求職者有機會進入就業市場,緩解結構性失業問題,落實本地人優先及多元就業,從根源援助居民的生活壓力。

李振宇議員:

勞工界一直關注居民的就業權、工作報酬權、休息休假權、集體談判權、職業培訓權和職業安全與健康權,過去一個會期我們持續推動政府提高相關權益保障水平。

改善就業環境,解決結構性失業
雖然就業形勢逐步改善,但青年就業範圍窄、中高齡人士就業難依然存在,結構性失業問題疫後凸顯。
針對青年就業,我們建議持續開展畢業生升學及就業資訊收集工作;開展本地實習和內地見習;探索構建適合本澳實際情況的現代學徒制度體系;加快推進“1+4”產業多元發展,為青年提供高質量就業環境。
另外,本澳已步入老齡化社會,但中高齡人士就業仍面臨制約。我們建議可從以下三方面著手:改變社會觀念,營造無歧視的就業環境;加強職業培訓,提升中高齡人士專業技能;完善就業政策,審慎輸入外僱,確保本地居民就業優先。

調升僱員薪酬,共享復甦成果
過去三年,受疫情影響,不少行業僱員包括公務人員均凍薪甚至減薪。隨著經濟逐步復甦,行政長官早前表示認同公務人員明年應該加薪,政府表示將調升最低工資,我們呼籲有條件企業適時調升薪酬,協助僱員對抗通脹及加息等影響,讓僱員共享復甦成果。
而公務人員薪酬調整機制仍有改善的空間,建議政府在維持現有機制基礎上,充分發揮薪酬評議會的職能,完善薪酬調整機制,提升透明度,令公務人員薪酬調整更科學、客觀,提高公務人員隊伍凝聚力,提升服務質素和施政效能。

規劃勞動修法,發展勞動權益
過去三年,受疫情影響,僱員勞動權益發展基本停滯。我們促請政府盡快對包括《勞動關係法》、《聘用外地僱員法》及《勞動債權保障制度》等在內的一系列勞動法律法規進行全面檢討優化,合理提升勞動基準,增加產假、年假和強制性假日;優化工時制度,完善輪班、夜班等工作安排;取消無理解僱賠償年資及月基本報酬雙重限制,完善欠薪追討機制等;完善新就業形態僱員(例如車手)權益保障;加強勞動法律法規的宣傳,讓居民分享經濟復甦和發展成果。

梁孫旭議員:

過去一個會期處於新舊賭牌的交接期,我們尤其關注承批公司須承擔的企業社會責任有何具體的內容和執行計劃。能讓民間、居民、僱員、社會弱勢更好地分享到成果;除此之外,我們同時關注博企如何支持中小企和各種教育、科研、環保、文化及體育等活動,以支持本地人員專業化發展,建議當局透過建立指標以檢視博企的執行情況。

促博企履行一系列社會責任
疫情三年特區財政出現赤字,因此削減了對民間的資源投入,令民間不少群體受到影響。而近年政府有不少項目交由博企負責,但不少只是幫政府「埋單」。惟我們認為博企的社會責任應以民間為出發點,推動博企將更多資源支持民間及專業人員發展,並透過舊區活化計劃,與政府合力改善社區旅遊配套,更好建設宜遊宜行城市,將資源效益社會化、民間化,讓居民能分享經濟發展成果。

僱員方面,最近有不少員工反映旅客增多工作量大,但人手不足,編更安排混亂;同時博企收緊人事管理,員工容易收警告信,甚至被解僱,上述情況不但令員工工作壓力加大,亦出現焦慮和不安全的情緒,影響健康。我們呼籲博企兌現保障僱員就業和福利的承諾,善待員工,需為員工構建更好的工作環境,如完善輪更、休假制度;而經過多年的凍薪,我們呼籲博企合理提升員工薪酬,以提升員工士氣。

完善「1+4」發展之各項配套
另外,澳門正大力推動「1+4」產業發展,而本澳正面對承載力不足及城市基礎設施缺乏問題,我們促請政府善用閒置土地,協助舊城區擴容,開拓更多旅遊資源。同時進一步細化工作及制訂具體指標,以及持續完善城市基礎建設,優化公共行政效率,完善相應法律配套,以利於招商引資。同時,我們重點關注「1+4」產業發展的人才培養工作,期望政府能提前作出部署,以培養和儲備產業發展的人資,讓更多本地人能參與發展,發揮所長。 
林倫偉議員:
過去一個會期我們關注居民所關心的民生議題,就房屋、交通出行、道路工程開掘、綠化空間及休憩設施等與多個政府部門溝通,並透過議會進行監督。

落實經屋恆常化申請 夾屋須協助青年上樓
隨着政府近年積極增建公共房屋,估計今明兩年有逾萬個經屋單位“應市”。我們建議政府應盡快落實恆常化申請,有助政府提前了解居民的戶型需求再設計,減少戶型錯配。
立法會已通過《夾心房屋法律制度》,我們希望當局未來在訂立配套行政法規及執行上作出優化,落實夾屋作為有效銜接私樓和經屋的目標,更多考慮協助青年及新婚家庭解決安居問題,包括計分排序時可以加分。

關於交通及掘路問題
近年道路工程未能按時開展或完成的情況仍時有發生,為緩解塞車問題,提升道路使用效率,我們要求當局持續優化公交線路及步行系統,優化和監察道路工程進度,縮短工期減塞車。此外,我們認為政府有必要認真檢討及公布數據,對工程延誤、多次開挖道路等多項問題作出改正,及早完成《公共道路工程協調制度》行政法規的草擬工作以加強道路工程的協調安排。

完善社區配套 增綠化空間及休憩設
近年政府收回國有土地已有 57 幅,不少被長期閒置。然而不少的社區設施有待完善,期望政府及早規劃有關土地用以完善社區配套。氹仔舊城區方面需優化旅遊配套,積極增加益隆舊址的旅遊元素,完善相關旅遊動線。
政府早前公佈市民運動公園、黑沙青少年活動體驗營及周邊配套優化方案,整個項目現時仍處於規劃設計階段,我們希望政府能評估項目的具體內容和說明預算合理性等,嚴格把關項目質量、時間和開支,以確保公帑合理善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