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梁孫旭關於多面向優化驗車服務承載力的口頭質詢

議員之聲|梁孫旭關於多面向優化驗車服務承載力的口頭質詢

受新冠疫情影響,去年有近8.5萬台須接受定期檢驗的車輛未能如期受檢,部分積壓至今年上半年進行,再加上今年有另一批須強制受檢車輛,交通局轄下兩個驗車中心及有關人力資源難以應付驗車需求,即使當局升級驗車設備及系統、調整驗車流程以縮減驗車等候時間,並按情況調配人手,每日調升一成檢驗額,但每日預約名額仍基本額滿,不少車主無法驗車。對於有關情況,當局亦只可以透過延長驗車期、開放週六預約名額等臨時措施來回應市民需求。

然而有關做法無疑是治標不治本。特區政府自2017年7月1日起實施縮短驗車年期,每年需要接受強檢的車輛數目不斷增加,但驗車中心的服務承載力早已在2021年響起警號,亦一直無增聘人手;雖然此前當局曾透露會積極研究外判驗車服務,但隨後又指出需要適當修法才能推行有關措施。面對承載力、編制及法律法規三重因素影響下,當局應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如短期內應按實際情況聘請人手及延長服務時間,一定程度釋放驗車壓力。

另一方面,隨著澳門與深合區乃至大灣區將有更緊密的互動,可預料日後會有更多市民申請澳車北上、橫琴單牌車、粵澳及港澳兩地牌,而車主進行申請或續期時,除了按要求進行驗車外,如果該車輛需強制驗車,就會出現重覆驗車的情況,為車主帶來十分之麻煩,加重公共部門的行政壓力。同時,本澳僅有一間跨境車輛指定驗車機構,面對大量驗車需求,一樣出現「驗車難」的情況。特區政府應及早促進有關法律制度的銜接及共融,制定「一次驗車,三地互認」管理機制,減少車輛重複驗車。

為提高本澳驗車服務承載力,本人現提出以下質詢︰

一、此前當局曾提到港澳與內地的有關法律制度不同,暫未計劃推行三地互認驗車結果,現時會優先以國家標準的技術要求為方向,適時修法來制定部分檢驗項目。請問目前三地是否具條件協商統一驗車標準,再逐步推進驗車結果互認工作?若不能的話,當局能否詳述當中涉及甚麽問題,如實際操作、法律或技術等?

二、請問當局預計未來三年檢車數量有多少及其趨勢?同時,目前兩檢驗中心配有多少名車檢人員及日均檢驗多少台車輛,設備及人手是否足以應付未來三年的檢車數量?若不足以應付的話,當局會否增聘人手或採取其他短中期措施來應對驗車需求?

三、根據現行法定要求,八年輕型汽車及重型摩托車每年強制檢驗,而輕型摩托車則五年後一檢,八年後每年強制檢驗。澳門地方小,非營業車輛行駛里程相對較少,普遍性能良好。參考去年國家優化私家車年檢周期,將原來十年三檢放寬至兩檢,以減少排隊等候時間,優化群眾辦事體驗,當局會否考慮延長車輛的驗車年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