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羅彩燕就改善遊客區小食街廚餘回收衛生清潔情況提出書面質詢

議員之聲|羅彩燕就改善遊客區小食街廚餘回收衛生清潔情況提出書面質詢

隨着各項通關措施放寬,入境澳門旅客數字屢創新高,令本澳多個旅遊景點重現人龍,一定程度上振興了疲弱的社區經濟。雖然目前的旅客量並未令昔日承載力問題重現,但鑒於本澳不少旅遊景點身處於民居,尤其有不少狹窄的社區街道,故當數量龐大的旅客到訪,隨之而來的乃無可避免地為社區居民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近來本辦事處亦收到不少居民反映,指噴水池板樟堂一帶小食店林立,吸引不少旅客到訪,但同時亦產生大量垃圾,附近的垃圾桶設施及容量並不足夠,無法應付該區旅客需求,居民表示雖然有關當局經已派員加緊清理,但畢竟遊客數量龐大,垃圾桶即使被清理後亦會很快被再次填滿,而且部份餐飲食肆營業時間頗長,導致有垃圾需要隔日才被回收。再者,居民表示相關垃圾當中包含大量之湯汁及竹籤,容易四濺且難以清理,嚴重影響社區衛生,滋生蚊蟲,居民更擔憂會造成鼠患。

與此同時,不少旅遊區亦出現同樣狀況,包括關前街、新馬路、氹仔官也街及黑沙海灘等等。亦有市民反映黑沙海灘燒烤店附近經常有老鼠出沒,而且每逢節假日垃圾桶都會爆滿,以及出現洗手處淤塞等等衛生不佳的情況。事實上,小食街所衍生的衛生問題並非澳門獨有,參考鄰埠香港經已開展「零垃圾掃街」活動,推廣垃圾不落地,亦有國家引入智能垃圾回收車及智能掃街車。包括國內亦針對人流較多的小食街開展了多項整治活動,上述手段亦值得澳門借鑒學習。

為此,本人謹提出下列質詢:

1.鑒於旅遊景點的旅客數量龐大,所產生的垃圾體量亦相應增加,有關當局是否應該考慮增加垃圾桶數量以應對旅遊區衛生需求?

2.有關當局是否應該考慮與相關旅遊區餐飲食肆作溝通,並且透過津貼或其他誘因以促使兩者共同合作,採取更有效的方式共同回收垃圾?

3.傳統垃圾桶和垃圾膠袋明顯沒有辦法應付較多湯汁和竹籤的廚餘垃圾,故此有關當局長遠是否應該考慮改良旅遊區小食店附近的垃圾桶,或者參考國內部分城市做法引入專門針對廚餘垃圾的可分類回收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