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並正透過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導和支持人工智能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技術創新和長遠產業發展。隨著我國將邁入「十五五」規劃的開局階段,預期在會是推動人工智能發展、培育未來產業的戰略黃金時期。在全球科技競爭激烈下,我國深化推動「人工智能+」的行動,並透過推動中小企業應用AI技術、鼓勵學校及大型企業提出能在市場實踐的整體方案,以確保教育、科技與產業實踐的良性循環,為更好地培育具有前瞻性及競爭力的未來產業。
故此,配合國家未來規劃,去推動「人工智能+」、培育未來產業的發展與實施,將是澳門發展的一大方向。但是,現時本澳青年仍普遍存在著就業、學業與選料不對口的情況。根據當局數據,部分學科,如醫科生在未來三年將會出現需求過盛的情況,社會需加強檢視這個問題。而能否令新一代初始就業階段,就能更好適應社會勞動的需求,需要由教育、前沿研究、培育體系與就業預測等不同層面配合,才能更好引導澳門的新一代。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現時產業發展強調科學性與規範性,注重要前瞻性佈局,做好未來技術儲備,特別是在人工智能的基礎設施、培訓、晶片應用、開發等方面都要加強支援,請問當局現時有何計劃,去為新一代學子構建立配合國家的科技發展培育體系?
二、請問當局有否在本地產業智能化的教學、實踐及技術應用上加強的措施,以更好地協助技術突破與應用落地?例如在更好地利用深合區的優勢,並加強學校與企業、傳統學校的培養模式和實習機制,以構建「教育-科技-就業」於一體的新培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