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
作家余华在澳门城市大学参加讲座时
发生了有趣一幕,
校长刘骏临时客串翻译
与余华先生现场“有爱”互动,
令人拍案叫绝,
来看看实况。
↓↓↓

当时 ,余华老师坐在台上,有一位外国老师站起身拿着话筒用英语向余华提问。
这时,余华老师转过头看着刘骏校长,样子着实可爱。
此时,刘骏非常自信大方地翻译说道:“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这个(提问者名字)的意思是说,在座的各位,都能够看、读很多的东西,但是!不是每一位都是一位很好的作家、写手!”
说到这里时,刘骏看着余华说:“我们现在如何能够鼓励大家从阅读中得到写作的本领?从写作中能够深挖阅读的素材,对此,您怎么看?”
校长流畅地翻译过后,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看得出来,大家对校长的翻译十分的满意和赞许。
而此时,余华老师则幽默地说道:“那个刘骏校长可以做同传的我告诉你!只是他今天暂时不做而已!”
此话一出,台下笑声一片!看来余华老师夸赞一个人也尽显幽默风趣。他肯定是被文学耽误的相声演员。
两个有趣的灵魂碰撞在一起
让整场讲座
散发出无限的魅力
随后,
这段视频在网络热传,
澳门城市大学校长刘骏
也被网友们疯狂点赞,
大家仿佛瞬间被这位校长圈粉
这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校长!
他的文学素养到底也太棒了!
为了这位校长,我要好好考雅思!
…



”等等!
看到最后一句留言,
小编突然反应过来了,
这位传说中“别人家的男神校长”
居然是常熟人!?


没错,
他确实是位地地道道的常熟老乡,
跟着小编一起来捋一捋,
这位男神校长的履历有多强。

澳门城市大学校长 刘骏
世界英语教师协会的唯一华人主席
当代教育、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杰出人士
美国国际教育行政官协会(AIEA)理事会理事
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副校长、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助理副校长与英文系主任
世界英语教师协会的唯一华人主席
刘骏博士之前担任过
美国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副校长,
终身教授、博导,
是世界级应用语言专家。

▲刘骏获世界英语教师协会终身成就奖
在他担任的众多职务中,
他最看重的是
在美国顶尖大学出任英语系主任,
这就如同一个外国人
在国内985大学
担任中文系主任一般,
有多难,不言而喻!

1999年刘骏博士获得世界优秀英语教师奖,
2005年当选世界英语教师协会主席,
成为TESOL最年轻的主席,
也是唯一一位
来自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协会主席。

他曾应邀在世界30多个国家
作过100多场主题演讲,
多次担任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
和世界汉语大赛评委,
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 中国教育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新浪网
和海外主流媒体的专访。
刘骏
澳门城市大学校长
我之所以能在美国的大学教美国人英语并担任英语系主任,和我从小每天爬虞山高声朗读英语分不开,要感谢包括父亲刘志坤在内的所有教过我英文的老师。
从常熟省中走出的“男神”校长
刘骏出生于
常熟的一个普通教师家庭,
父亲是中学英语教师,
母亲是体育教师,
现在的刘骏是英语教育方面的专家,
但是他小时候酷爱表演,
唱过京剧,说过相声,
也唱过评弹。
因为学业和艺术上的时间分配,
小学时的数学老师和音乐老师
还因此争吵过,
刘骏小时候的梦想
是成为一名表演艺术家。

但有一次,刘骏生病在家没去上学,他心血来潮想要整理一下房间,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藏在床底,之前从未见过的箱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偷偷打开了这个箱子,发现是满满一箱的外文书,这是他父亲的珍藏。当时刘骏手心里全是汗,拿出一本打开了第一页,而这,打开了刘骏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刘骏家住在北门大街,
与省中近邻,
一家人都与省中有缘。
他父亲刘志坤
是省中资深英语老师,
母亲和姐姐也曾在省中任教,
刘骏本人也是省中学子,
1976年从省中毕业。

毕业后他在苏州大学就读并留校任教,
后获上海华东师大硕士、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

省中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良师熏陶
影响了年轻时代的刘骏,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
而且内外兼修,
各方面都显露出不一样的才华。
他担任班长和年级干部,
在同学中颇有威信,
谈及母校省中
他总是回忆满满、情谊深深。
省中的同学这样评价刘骏
“他虚心好学,刻苦认真,风度翩翩,幽默风趣,简直就是我们当时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常熟是永远也割舍不了的情结
尽管离开常熟几十年,
刘骏博士依然清晰地
记得常熟的一些面貌,
保留着对常熟的清晰记忆,
时刻牵挂着常熟的乡亲和家乡的发展。

▲在海外热情接待常熟人才代表团

▲刘骏与母亲的合影
刘骏:
图片
多年在国外,思念家乡的情怀时时提醒我等待机会叶落归根,真正可以多点机会回常熟感受家乡的温暖。澳门虽离常熟还有几小时的飞机和汽车之隔,但和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之遥远就完全不同了。我是常熟省中毕业的,我热爱我的家乡,我希望朋友们常回家尝尝兴福寺的面、虞山的茶和阳澄湖的大闸蟹,常熟是最好的!
母亲做的红烧肉和茭白毛豆子
是记忆中最好的味道
吾心安处 便是故乡
欢迎更多从常熟走出去的人才
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