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城市規劃
司長在引介中提到,總規今年的完成及公佈對澳門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施政方針內容2023年將積極推動各詳細規劃的編製工作,將澳門建設成宜居城市,相信澳門市民都很期盼。
想和司長探討A區水道公園問題,澳門首份詳細規劃草案東區-2(即新城A區),會將對近岸進行填海的規劃,其中擬在澳門半島東北側與新城A區之間填造約○點三六平方公里土地,打造地標性的休閒綠色設施,包括有城市公園和運動公園。本人非常認同有關方案,希望當局積極向中央爭取水道填海工程,改善北區及A區的居住環境。
因為總規中的十八個規劃分區中,北區1、北區2和東區1為現時一般定義的北區,而根據人口統計資料,現時北區居住的人口佔全澳人口近四成,但佔全澳土地面積卻不足一成,人口密度很高。未來東區-2(A區)的土地使用主要亦為居住區,可以預見未來北區的人口很密集,如果有一個休閒的城市公園和運動公園,可以大大減輕該區的擠迫感,可以提供一個場所讓該區居民使用。另外,水道的填海除了能增加綠地和休憩空間外,更能作為交通設施,除了通過行車天橋外,更可以構建跨區步行系統,改善北區的交通問題。希望司長為我們積極去爭取,因為東區2有沒有水道填海,綠化面積相差很遠,若沒有該水體,規劃裡的綠地面積約有百分之二十五,倘加上水體則約佔四成。A區如有四成綠化,將與新加坡的城市花園比例差不多。萬一計劃未能落實,司長有沒有對北區的空間環境有優化方案?
另一方面,關於政府設施的分區規劃問題,即外港區–2(C區)政法區的問題。總規中提出,為集約用地和方便市民,預留外港區–2(C區)的南灣湖西側土地以配合實際情況和社會需要發展作政法區。但報章上看到,政府近年將部分回收土地撥作興建政府辦公大樓,分別是已建成的新口岸填海區6K地段政府辦公大樓,以及即將興建的外港新填海區12地段公共辦公大樓,而興建的樓層很高,可以容納不少政府部門辦公。這是我們議會不斷爭取,政府建自己的辦公地點,節省部門每年因租賃私人辦公室的大量公帑。將來這些大樓都興建好後,未來已規劃的C區如何安排?C區未來興建辦公大樓後,政府部門會再搬遷?還是有其他用途?能否與我們分享一下C區的規劃?
二、地籍資訊
施政方針中,提出為推動跨部門地理資料的共享,將向地理資料建置部門提供地理空間數據管理平台,持續優化平台系統和功能,逐步構建空間數據建置、發佈,以及共享的服務體系。這是非常好的,能做到資源共享。現時我們有地籍資訊網,提供準確的澳門地圖資訊,能準確的定位。但事實上澳門市民及旅客,在澳門時更多使用百度、谷歌及高德等地圖,問題是他們的地圖資訊不更新,部分資訊較舊,市民及旅客使用時都產生不少問題。請問司長地籍局會否適時把澳門最新的地理資訊,提供給市民旅客常用的地圖軟件?或者我們的地藉資訊可以作優化?
剛才都有議員提及可以用科技手段去創設無障礙通道。想與司長分享,早前一個學生的比賽是探討城市發展問題,其中一隊學生講出我們的城市發展不同,行人路有闊有窄,使用輪椅出行的人士難以出行。建議地籍區針對殘障人士的使用,能在顯示路闊是否足夠輪椅通過,透過定位可以建議輪椅人士可出行的路線,方便傷殘人士。另外,可以用顏色顯示道路斜度。
三、漁業發展
受疫情影響,漁民都受到很大影響。一方面是休漁期的影響,另一方面是澳門及珠海的防疫政策,第三方面是地緣政治令油價飆升,漁船出航成本大漲。不少地方都對漁業有資助,澳門的漁民都希望政府對他們有支援,令他們度過難關。另一方面,他們希望得到政府的協助時,沒有對口的單位。市政署與食物入口有關,海水局與漁船管理有關,海關與安全有關,有沒有統一的對口單位?
司長回應:
一、
關於水道公園問題,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見,會盡力爭取,但問題要等中央同意和審批。關於北區,日後在輕軌東線的建設時,會整治馬場北大馬路靠海部分,在關閘附近會進行灘塗整治,下面行輕軌,上面的馬路會比現在闊幾倍,未來會有一個大的改變,無論在休閒區和交通方面都會有大的改變和進步。
關於南灣區的規劃,現在初級法院是C2,C1、C3及C4已圍封開工,會做四層地庫,擴大初級法院,C區暫時規劃只有這三幅地。
二、
地籍局稍後會回應問題,但想借機會賣廣告,我們的地籍局得到國家的頭獎和金牌,比香港更好,沒有失禮特區。
三、
關於漁業局長會回應。
議員追問:
二、
很高興地籍局得到很高的殊榮。看到地籍局有澳門地圖通及應急地圖通,稍後能否介紹應急地圖通的功能?
三、
隨著社會發展,漁業的發展會有變化。但澳門的漁業不會完全消失,漁民反映希望遇到困難時有專責的部門求助。這方面我們沒有香港般成熟,有對應的漁護處。澳門漁民有時要找市政署、海水局或海關。如政府有專責部門去支持漁業,重新令他們有生命力和營運能力,有效利用澳門85平方公里的海域範疇去進行澳門適度多元的產業,令人員可以轉業。
地籍局局長回應:
地籍局在持續推進地理地籍資訊系統方面,我們在2021年一月推出地理資訊應用程式庫公眾版,這個程式庫可以讓企業或市民在開發應用程式時,可以引入澳門地籍局的地圖功能。到目前為止已收到40個私人企業申請相關應用。我們亦計劃明年在現時基本的地圖應用外,我們會接著推出專門服務的應用,讓企業和市民在應用程式方面,可以增加更多地理資訊服務。
關於無障礙資訊問題,澳門地圖通有提供避開梯級出行路線的規劃,讓有需要人士可以規劃合適他們的出行情況。
應急地圖通方面,會提供風暴潮所影響的位置、停電影響範圍的位置、實時水位高度位置及避險中心的位置等。
海水局局長回應:
漁業面對走下坡的情況,新一代的漁民子弟加入漁業絕無僅有,最年輕的漁民都已經四、五十歲。一般的作業可能是兩公婆加上一至兩個親人,其他船員都是內地的漁工,這是實際的情況。但政府沒有坐視不理,於07年成立漁業發展援助基金,到目前為止借出的總數超過八千萬借貸。現時有125艘漁船,有105艘船曾經受惠過。
最近十年我們有辦漁家樂,勞工局亦主辦休漁期培訓課程,在政府能力範疇內對漁民都有不少幫助或扶助。對於有不同的對口部門,我們都有組織跨部門工作會議,包含市政署、海關和勞工局,對漁民的協助基本上是有求必應。包括供油、供水及休漁期的特殊要求,基本上特區政府能力範圍內都會滿足他們。要在85平方公里內做捕魚是沒有可能的,我們大部分的水域都不適宜捕魚。在這個情況下政府各個部門都各施其職去幫助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