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馬耀鋒關注本澳幼兒學額及教學優化問題

議員之聲|馬耀鋒關注本澳幼兒學額及教學優化問題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參考社會工作局數據,本澳新生嬰兒數量近年一直呈下降趨勢,2021年為5,026人,對比2020年下跌9.36%[1],社會未來對於學額的需求將進一步下跌,本澳學校亦面臨收生不足的問題。據本澳托兒服務機構意見反映,今年收生情況明顯不理想,學生數量減少近半,機構須削減班數或每班人數減半,可預視有關情況在未來兩年擴散至幼兒教育階段。

根據教青局年初資訊,本澳幼兒教育一年級可提供約六千三百個學額,然而新學年適齡入讀的幼兒僅五千三百人[2],部分如非“一條龍”學校或相對弱勢的學校,已呈現明顯狀況,部分學校整個年級僅得一班,更甚者因班級人數未達每班25人數下限而未能開班成功,在出生率進一步下降的趨勢下,相關狀況將更為突出,亦對學校的存續構成影響。

另一方面,本人亦關注全澳教育團隊的穩定度,根據當局就議員書面質詢的回覆中,因應生源的結構性變化,當局持續開辦以“幼小轉銜”為主題的教學人員培訓活動,助力有需要的幼兒教師可轉任小學一、二年級教師[3];但據人才發展委員會2020年的「2020 至 2023 年澳門非高等教育教學人員未來供求預測」調研報告,本澳教席相對飽和,小學僅餘少量需求;因此,制定明確且長遠有效的政策措施,以確保本地教師團隊和教育發展穩定的工作需要特區政府及社會的重視[4]。

為此,馬耀鋒議員提出以下質詢:

  1. 現時本澳推行的小班制度,每班學生人數設定在25至35人範圍;然而,國際間普遍認為小班的班額最多不超過25人,美國教育研究協會早於2004年便指出,為達致最佳效果,幼兒教育小班制的學生人數應介乎13至17人至間[5],香港政府亦於2021至2022學年開始分階段安排符合條件的小學實施小班教學,基本每班派位名額為 25 人[6]。為此,請問當局針對現時每班25至35人的小班範圍,會否考慮就不同教學階段實施相關人數上、下限調整,為本澳非高等教育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育和適切的資源分配?
  2. 根據當局回覆,在2016/2017學年至2020/2021學年期間,共舉辦8項以“幼小轉銜”為主題的教學人員培訓活動,近1,000人次參與[7]。請問相關活動的成效如何?由幼兒教育轉職至小學教育的教學人員的實際情況為何?
  3. 過去社會一直有意見反映,期望持續優化本澳師生比,逐步做到“兩教一保”甚至“三教輪保”,以提升幼教質量。在當局的持續優化下,2021/2022學生師生比為1:11.3,但人才發展委員會的相關報告指出,當局須關注本澳非高等教育師
    生比約為 1:11 的前提下,教師的工作仍然不輕鬆的原因。為此,請問當局相關師生比例是否具有優化的空間,當局未來有何計劃,提升澳門教育質量的同時,減輕教學人員的工作負擔?
    參考資料:
  4. 社會工作局,澳門兒童數據資料庫,新生嬰兒,
    https://www.childrendb.ias.gov.mo/www/ratio/search?ratioId=13f905bba2d446b1a002cfde0e8114f7&lgType=tx-mo
  5. 澳門日報,幼兒入學可供六千三學額,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2/27/content_1579869.htm
  6.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書面質詢回覆,2022年4月7日,
    https://www.al.gov.mo/uploads/attachment/2022-04/76001625e7cf7ce915.pdf
  7. 人才發展委員會,「2020 至 2023 年澳門非高等教育教學人員未來供求預測」,
    https://bit.ly/3BXcoch
  8. 美國教育研究協會,Class Size: Counting Students Can Count,2004年,https://files.eric.ed.gov/fulltext/ED497644.pdf
  9. 香港新聞局,專業有序落實小班教學,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10/20211012/20211012_150346_532.html
  10. 同註3。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