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文/曾新智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於2022年7月7日發佈消息,指自6月18日起發現第一宗新冠確診者後,至今每天均有新增個案,目前累計合共1215宗,以澳門總人口68萬計算,即平均每560個澳門人當中就有1人確診。
本輪的疫情對澳門政府來說可以算是非常嚴峻,自6月18日以來,政府積極有序地推進防疫措施,包括呼籲巿民減少流動,帶頭減少非必要政府部門的辦公,進行全民核檢,派發自我快速抗原測試包和KN95口罩,劃分紅碼、黃碼、緊密接觸及次緊密接觸人數,務求新冠疫情早日清零。
然而,事與願違,基於本輪之疫情與以往在病發第一時間發現所不同,本輪疫情是在有關確診者病發後方發現,可以說有關疫情已在澳門社區潛伏及蔓延,即使澳門政府積極抗疫及認真對付疫情,但確診者人數還是逐日增加。
對此,個人對政府本輪的防疫及抗疫工作,有以下個人粗淺意見:
1) 原區核檢、封區核檢,又或網格化核檢:
政府現行之政策受地方所限,僅可以在本澳一些大型場所、又或學校借用地方作核檢,有關的作用說得上是方便了澳門居民,但同樣的跨區核檢亦增加了確診人數與非確診人數的聚集,增加感染風險。故建議政府向內地政府學習,在各區大廈的大廈範圍或空礦地方設立核酸檢測站,又或善用大型巴士作流動檢測站,讓該區居民原區進行核酸檢測,倘允許的情況下亦可穿著防疫安全服的人員上大廈為各位戶直接在門口進行核酸檢測,減少流動和聚集,亦即使減少感染風險。
2) 特事特辦,精準抗疫:
現時澳門政府對於紅碼、黃碼、緊密接觸及次緊密接觸人口的防疫措施均有不同,例如,將紅碼和緊密接觸人群進行隔離措施,提供日常生活用品減少該類人群外出,避免交叉又或傳染予他人;而對黃碼和次緊密接觸人則進行自我健康監管,建議該類人群在家自我隔離和減少外出。以上的做法,可以說很大程度上防止了疫情的繼續蔓延,但我們不要忘記,新冠疫情與一般疫情有一點不同的是,新冠疫情可在空氣中傳播,以及在人體中潛伏七至十天,倘僅對黃碼和次緊密接觸人要求進行自我健康監管,呼籲該類人群在家自我隔離和減少外出,但眾所周知,生活飲食人之常規,居民生活離不開日常飲食所需,倘黃碼和次緊密接觸人群為新冠病毒的帶菌者,其後因日常生活所需外出購物或工作,亦有機會將新冠病毒傳染予第三者,增加他人感染的風險。故建議政府應增加對該類人群的幫助,例如,向黃碼和次緊密接觸人群看齊,亦向黃碼和次緊密接觸人提供日常生活所需品,以及建議該等人群亦居家隔離七天,待新冠病毒潛伏期過後再外出,這樣一來將有效防止新冠疫情的次擴散。
最後,個人想說的是,現時世界各國或地區均面對新冠疫情的挑戰,疫情無情,人間有情,面對疫情的影響,沒有一個人可以避免,也沒有一個人可以控制,唯一的做法是配合政府工作齊心抗疫。現階段澳門政府已得到中央政府、廣東省和珠海市政府的協助,派出653人的援澳採樣隊來澳支援,此舉大大提升了澳門全民核檢的效率,有助澳門政府及居民儘快打敗疫情,讓澳門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早日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