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照行政長官的指示,本人對立法會2025年9月30日第844/E705/VII/GPAL/2025 號公函轉來何潤生議員於2025年9月26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2025年10月3日收到的書面質詢,回覆如下:
特區政府重視殘疾人士的需要,致力向社會各界傳遞無障礙環境的訊息,讓殘疾人士能融入社會,促進共融。
為讓公共部門、公共事業機構、私人企業、民防架構的前線人員掌握接待及支援殘疾人士的方法,鼓勵相關部門或企業完善場所的無障礙設備,社會工作局(下稱:社工局)多年來為相關人員舉辦“認識及協助殘疾人士培訓"。2018年,透過與澳門銀行公會合作,鼓勵及推動銀行業界完善無障礙環境與服務,部分銀行亦已主動聽取殘疾人士的意見,逐步落實無障礙配套。
為加強公共部門接待殘疾人士的能力,支持他們盡可能獨立和自主地使用公共部門的服務,特區政府於2024年推出“無障礙輔助主任先導計劃”,透過培訓向相關人員介紹無障礙的知識,以及認識不同殘疾類別人士的需要,優化接待技巧。2025年8月起,“先導計劃”正式轉為恆常措施。現時,共有33個公共部門參與,其轄下合共65個場所已設置無障礙輔助主任。社工局會定期收集參與部門和場所的意見和實踐經驗,作為日後優化計劃的參考,並為公共事業機構和私人企業的參與發揮示範作用。
無障礙環境的建設不僅為殘疾人士提供生活的便利,亦能惠及長者、旅客和其他有需要的人士。良好的無障礙環境是提升建築物或商業價值的重要指標,尤其可吸引長者、殘疾人士的家庭及其照顧者等消費客群,提升品牌形象及市場競爭力;同時,亦有助本澳社會應對老齡化,以及作為旅遊城市的澳門打下“宜居宜遊”的標誌。特區政府會持續從各方面推動本澳無障礙環境的發展,期望社會各界共同落實無障礙建設的工作。與此同時,特區政府現正有序開展下一階段復服務十年行動計劃的規劃工作,將聚焦於身心康復、發展潛能、支援保障和共融環境,並以智能科技、無障礙建設和社會共融環境為重點發展向,暫沒有計劃設立無障礙建設基金的考慮。
此外,社工局一直支持社會服務設施舉辦認識殘疾人士、體驗無障礙設施及輔具等活動,包括:派員前往學校及其他的社會服務機構,透過模擬肢障人士、視障人士及聽障人士的生活情景,讓社會大眾更了解殘疾人士的需要,以及親身體驗無障礙環境設施及輔具的重要性,促進社會共融。未來,將持續透過各種途徑,向社會各界宣揚無障礙環境的信息,結合各方力量,共同推動本澳無障礙環境的建設。
最後,特區政府感謝何潤生議員對有關事宜的關心和建議。
社會工作局局長
韓衛
2025.10.17

微信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