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李靜儀倡多舉並措促進中高齡人士和長者就業的書面質詢(附質詢回覆)

議員之聲|李靜儀倡多舉並措促進中高齡人士和長者就業的書面質詢(附質詢回覆)

隨著澳門人口老化趨勢加劇,2024年底,65歲或以上人口已超過14%。根據預測,2036年比率將突破20%,邁入「超老齡社會」,本澳社會將面臨一系列挑戰,特區政府除了要重視醫療、社會服務和長者照護支援等系統工作外,更應有具體政策措施協助中高齡人士和具條件的長者就業。

根據當局就業數據整合,2025年第1季,55歲至64歲就業人口約4.8萬人,勞動力參與率為58.8%;65歲以上就業人口為1.26萬人,勞動力參與率為13.1%。55歲或以上就業不足人900人;去年,本澳共有2.42萬人因個人因素而每週工作少於35小時,有9700人表明可考慮增加工時。然而,本澳不少中高齡人士,在被公司辭退或提早退休後,儘管實際上他們仍具備工作能力與意願,但由於被指年齡偏大,或者需要重新適應和掌握技能以及缺乏就業配對平台等原因而難以再就業。

目前,不少國家和地區為銀髮和中高齡人士就業設有延長就業制度和支援計劃,以更長遠地應對老齡社會的挑戰;當局應積極制訂激勵和協助中高齡人士就業的政策與措施,例如為其舉辦相關再培訓,開拓適合中高齡人士的職位,加強發展終身學習平台等。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當局有否針對中、高齡人士就業作出就業需求評估和跟進其就業困難情況?

二、目前不少國家和地區為中高齡人士就業制訂支援計劃或延長就業年齡的措施,尋找適合中高齡者的工作崗位,並鼓勵高齡者擔任導賞員等非勞動類工作或靈活就業崗位等。當局會否參考不同地方經驗,設立一套適合澳門實況的中高齡就業輔助計劃,為他們提供相關培訓和專門的就業配對等服務?

三、在就業不足問題上,不少居民願意增加工時,以批發與零售,酒店及飲食業、教育相關工作的僱員佔較多;但部分居民反映,即使有意願但未必能找到更為穩定的工作,當局有否跟進有關情況?如何具體協助有關就業者?

澳區政府勞工局關於立法會李靜儀議員書面質詢的回覆如下:

遵照行政長官指示, 本局對立法會2025 年6 月13 日第546/E450/VII/GPAL/2025 號公函轉來李靜儀議員於2025 年6 月6 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2025年6月16日收到的書面質詢,回覆如下:

為協助本澳居民投入勞動市場,本局持續因應不同群體的就業需要, 推出相應的就業支援措施,包括舉辦不同行業的配對會,並於“一戶通”設“本地職位空缺”功能。對於65歲以上的求職者,本局特設個人化就業支援服務,以及透過專門窗口優先為其辦理求職登記等。另外,亦與綜合旅遊休閒企業持續合作推出“就業+培訓”專項計劃,以“先入職,後培訓”方式為不同年齡和學歷程度的求職者提供就業機會。

本局今年1月至5月透過各類就業支援措施,累計成功配對4,366人次,其中55歲及以上人士共546人次,佔總體成功配對人次12.5%。對於配對不成功的個案,本局會持續收集求職者及企業反饋的意見,並為有培訓需求的求職者提供就業支援及開辦相應的技能强化課程,針對性地提升其職業技能,從而增加其獲聘用機會。

此外,為營造長者職場的友善氛圍,本局每兩年與社會工作局合辦“優秀長者僱員”和“聘僱長者僱主”的嘉許活動;並持續透過宣傳品、傳播媒體等方式宣傳長者的就業能力,積極鼓勵及推動僱主給予長者更多的就業機會。而為配合“澳門特區養老保障機制十年行動計劃”,本局自2016年起專為長者開辦不同類型的職業培訓課程,課程包括中西餐侍應、母嬰生活照護、陪月員、西餐廚藝工、西點烘焙工及物業管理員等,截至2025年5月共334人次參與培訓。

另一方面,本局持續開辦多元的職業培訓課程及技能測試項目,以提升本澳居民的職業技能,大部分課程費用全免,符合報讀條件的本澳居民(不論年齡層)均可報讀。今年1月至5月共開辦了235期培訓課程,參加培訓學員共4,252人次,當中55歲或以上共243人次,佔總參與培訓人數約6%。

本局將持續關注就業市場動態,積極聽取各界意見,不斷優化就業服務措施及推出切合市場需要的職業培訓,同時推動不同行業的僱主為本澳居民包括中高齡人士和長者提供更多工作機會和合適的工作崗位,讓其發揮所長,實現跨代共融。

勞工事務局局長
陳元童
2025.06.27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