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新聞報訊】“社區商圈”為現時政府大力推動的社區活化重點之一,中區社諮委委員、共建好家園協會理事李結仁認同政府推出優惠及措施吸引消費群體到各區域消費,其中新口岸區作為轉型的重點社區,建議以“文化+科技+輕旅遊”定位破局,利用“濱海歷史旅遊軸帶”的天然條件,形成社區地標夜生活樞紐,促增加社區吸引力,激活社區經濟。
正值暑假旅遊旺季,本澳去年被評為“中國旅遊者出境滿意度十佳目的地”的榜首,反映內地遊客對本澳的旅遊體驗各方面均持有高度評價。但本澳的旅遊景點高度集中,博彩業歷史悠久的社區往往缺少休閒旅遊景點。李結仁表示本澳擁有“演藝之都”、“體育之城”、“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等金名片,藉著演唱會、體育盛事及大型藝文活動等契機,主動協助社區及周邊中小企參與受惠,將人流引入社區,能助力“社區商圈”發展。以新口岸區為例,指區內現時較多為商業及博彩元素,建議盡快制定新的短、中、長期規劃,例如研究以“文化+科技+輕旅遊”為定位,尋求破局的新方向。他指出區內坐擁科學館、海濱長廊等文化景觀資源,具備打造“濱海歷史旅遊軸帶”的天然條件,可善用濱海空間價值,優化區內環境,加設裝遮陽雨廊及休憩咖啡座,在提升步行體驗之餘,亦能吸引旅客延長停留時間。為此,建議借鑒悉尼達令港、上海外灘等模式,以「工商業發展基金」作針對支援,鼓勵商會及區內中小企合力引進藝術裝置及街頭表演,發展成特色的社區模式。
今年政府積極佈局IP經濟,在多區設置國際IP角色大型打卡裝置,冀引客入區推動社區經濟發展。早前經濟及科技發展局表示,預計將於11月中下旬至明年將某國際IP引入新口岸區,李結仁認為,這種現象對本澳而言是新嘗試,相信能吸引旅客走訪不同地點打卡,但最終要令打卡轉化為實際消費,才能真正讓市民及區內商戶體會到實效。他建議除了在各區設置IP打卡裝置外,亦要協助商戶與IP品牌磋商,降低聯乘門檻,以提升區內商家如餐廳、便利店,以至珠寶店等推出聯乘商品的成功率,更好發揮IP效應,打造更多消費場景,持續激發消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