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新聞報訊】澳門特區政府為完善“現金分享計劃”的發放條件及方式,分別於本月15日及16日舉行兩場面向社團的“完善現金分享制度意見徵集會”。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政策研究主任高勝文樂見政府聽取社團意見優化“計劃”,他認為,現階段現金分享計劃宜增加金額或疊加其他福利,此外,建議政府除收集社團意見外,更應公開咨詢聽取居民意見,以尊重及保障居民權益。

高勝文表示,每年實施的現金分享計劃,除可紓解民商困境外,更可鼓勵居民奮鬥與提高創造力,不少青年人靠現金分享計劃交學費,完成學業服務澳門,也有不少文藝工作者靠現金分享計劃實現夢想,如出版著作、舉辦畫展、開辦音樂會、報讀興趣課程等,也有居民到大灣區或外地消費,相信現金分享計劃持續實施可加強居民競爭力,有利澳門以至大灣區發展。
高勝文指出,現金分享計劃最能讓居民直接受惠,是居民最關心的惠民措施之一,現金分享計劃由2008年開始宣佈實施至2025年已踏入第十八個年頭,坊間對此也有不少完善建議。其中,普遍建議維持現金方式發放,他認為,現階段現金分享計劃宜增加發放金額,或在現時現金方式發放的基礎上疊加其他福利,如配合派發消費卡或消費券,這可使居民增加可靈活使用之資金,又可鼓勵居民留澳消費,讓商戶同時受惠。
對於有意見指出,現金分享計劃考慮按資產高低調整發放金額,高勝文對此並不認同,他直言,一方面現金分享計劃目的是分享經濟發展成果,應人人平等,不分貧富。另一方面,如以資產高低調整發放金額,也難以執行。他強調民生政策,尤其經援政策應便民且易執行,才能減少不必要的行政支出,才能切實讓民商受惠;另有意見指,對於非居澳人士,發放的金額對促進本澳消費成效有限,他建議對發放對象設留澳天數限制,並對在外地工作、升學、治療、養老等合理情況設豁免條款,這可合理使用公帑,節省的開支可用於其他惠民措施;最後,他建議政府多聽社會意見,除收集社團意見外,更應公開咨詢聽取居民意見,以尊重及保障居民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