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高天賜對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科技公司的評估方法與準則提出書面質詢

議員之聲|高天賜對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科技公司的評估方法與準則提出書面質詢

現今,全球面對科技急速變化和勞動市場顯著轉型,新興行業湧現,其他行業則設法適應以確保生存。這情況為政府帶來相當大的挑戰,須要實施創新政策,為年青人創造有前途的職程。

根據我們的接待市民辦事處過去數年所收集的資料,澳門特別行政區大部分年青大學畢業生都選擇不繼續報考研究生課程,包括碩士及博士課程。作出這個決定,皆因他們認為本地市場並不重視這些資歷,相反,高學歷最終會成為他們尋找第一份工作時的絆腳石。在市場上,勞動需求較少的領域中,年青大學畢業生由於缺乏工作經驗而面臨巨大的挫折。大多數僱主偏愛擁有特定領域經驗的應徵者,但這些經驗往往與所取得的學位不匹配,例如公共行政課程或葡萄牙語言課程等學位。

此外,在國外大學就讀的年青畢業生也因為所學的與低附加價值的職位不匹配,難以融入本地市場。鑑於現時與數字科技、自動化和運用人工智能等的相關工作較少,這種情況尤為明顯。

須強調,數字化、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已經應用在重塑醫療、教育、工程和通訊等各個領域的市場。與此同時,本地人口老化,以及環境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在持續解決的方案和醫療保健方面,將會對專業人員提出新的需求和要求,並提供新的機會。

隨著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和可持續性等領域的發展,我們現時所熟悉的許多專業都將經歷真正的變革,而其他尚未存在的專業也必須被創造出來,以滿足社會新興的需求。在革新和經濟、社會及環境深入轉變的壓力下,澳門政府必須了解這些趨勢,並作出預測,實施滿足市民的職業和社會需求的政策。

其中包括創造與數據的科學分析和解讀的相關職位,以及保護系統免受網路攻擊並保證其完整性的網路安全專家的職位。還有其他重要的領域,例如生物醫學工程、機械人醫療輔助、納米技術和工業自動化,以及系統分析師等等。這些專業需要結合程式設計和統計技等技能,以及溝通和批判性思考等人際關係技能。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必然會出現新的機會和新的專業。基於此,教育品質也必須不斷提升,創設符合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發展需要的職位。

人工智能無疑將會成為企業強而有力的競爭工具,並應用在更多的經濟活動中。它的實施將能達致多種目的,包括決策的簡便性和靈活性、流程的自動化等。

基於此,澳門政府急需實施前瞻性的教育政策,採取具體的優質教學與學習策略,對達到 「優秀」的標準至關重要,它不僅能創造出世界領先的科技公司,還能吸引這些公司來澳。

這些政策應該著重於培訓高質素的年青人,使他們具備必要的技能,從容不迫的面對不斷變化的勞動市場。與人工智能、程式設計和數據分析相關的科目必須納入教育課程中,讓學生為未來的需求做好準備。

此外,還應該推動教育機構與技術領域的公司合作提供實習,讓實際經驗豐富理論培訓。這些協同效應不僅能讓學生受惠,也有助於澳門發展創新生態系統,俾能吸引投資並促進經濟可持續增長。

在此情況下,預測人工智能帶來的變化並調整教育制度,是確保澳門在全球舞台上定位為相關科技樞紐的關鍵步伐。為此,本人要求政府就下述問題適時給予清楚、準確、連貫及完整的解釋:

一、澳門政府如何解讀人工智能對澳門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性,以及這項技術對本地經濟的行業的改造能力?澳門政府可實施哪些具體措施,將人工智能融入經濟政策和教育政策?澳門的學校和大學可以實施哪些優質教育和培訓策略,讓學生為日益受到人工智能影響的勞動市場做好準備?澳門政府如何鼓勵創建和吸引世界領先的科技公司?

二、澳門政府對經濟及科技發展局於 2023 年推行的「科技企業認證計劃」所取得成果的整體評價為何?該計劃對澳門特別行政區吸引和留住企業有何貢獻?澳門政府對參與認證計劃的科技公司進行分類和認證的主要科學標準和評估模型是什麼?澳門政府將如何衡量該計劃對新職位的創造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如何總結中國-葡語系國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在推動科技事業和吸引投資方面的成效,尤其是自合作中心開始運作以來,在建立新的合作關係、開發項目和吸引企業來澳方等面取得了哪些具體成果?

三、澳門政府計劃採取哪些具體措施,在人工智能工程、數據科學和納米技術等關鍵領域開展培訓課程,以保證創造高質量的就業機會?澳門政府將如何確保科技和工程領域的課程與本地勞動市場的需求接軌,從而保證畢業生的就業?機器人和大數據分析等新興科技在澳門政府的經濟多元化策略中扮演什麼角色?如何轉化為澳門市民的就業機會?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