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新聞報訊】今晨祐漢工業大廈外牆混凝土剝落事件,再次暴露本澳建築安全隱患。民眾建澳聯盟副理事長、社區大廈服務中心行政主任陳茵茵表示,時值風雨季節,短時強降雨加劇外牆結構老化風險,北區高樓密集,工廈群尤為堪憂。她指出,北區過去已曾出現多次工廈外牆剝落情況,區內更有工廈長期張貼長期張貼外牆剝落警示形成「行走雷區」,存在社區安全隱患,促請有關當局及業權人需高度重視。
陳茵茵引述,都更會去年共批核五百一十二個樓宇維修資助,涉及樓宇四百五十八幢,批核金額共五千五百多萬澳門元,而去年樓宇維修保養工程計劃收到二百一十三宗申請,相較二○二三年的一百四十五宗,同比激增百分之四十七,反映業主對樓宇維保意識提升。然而,由於本澳在外牆維修工程上的費用不菲,依照現時《樓宇維修資助及無息貸款計劃》規定,資助或貸款均設有限額,資助更有一定年期的上限且不得超過工程總額的三成,往往令業權人難以達成共識。
她認為,外牆剝落問題嚴重影響公眾安全,建議結合「資助優化、技術創新、強制監管、責任意識」四軌並行,短期內應優先簡化相關資助申請流程並提高資助誘因,如資助一定樓齡的大廈,以科技技術進行樓宇外牆檢測,及早篩查外牆問題;研究適當提高或額外獨立開設針對樓宇外牆及飾面保養維修計算的資助限額及貸款上限,有利推動樓宇所有人主動對樓宇外牆保養維護。中長期則建議透過法規修訂與都市更新根本改善建築安全,並建議政府跨部門協作,提升監管速度及力度,強化與社團合作關係,加強推動本澳所有建築物成立管理機關可行性,提高業主了解相關應有的義務和責任,以及因樓宇維修失當造成事故全體業主所面臨的共同刑責,藉以實現「預防為主、維修為輔」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