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因用餐模式轉變,外賣行業隨之興起,然而衍生的停車問題、車輛配置等等問題,值得政府和企業朝先易後難的方向逐一解決。
首先,外賣車手因行業特性須分秒必爭,加上道路狹窄,難找到合適位置停車取餐送餐,稍有不慎易被抄牌。參考內地、台灣地區經驗,當地考慮到居民習慣轉變、行業發展,以先行先試形式劃撥指定臨停區域,設定時間限制,或是僅在外賣高峰時段開放限停,相關措施能有效引導外賣車停放,改善違法停車的現象,優化道路秩序。對此,建議檢視路面情況,在不減少原有車位的基礎上,考慮以先導計劃形式,在具備條件的空間新增臨時性停泊區域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外賣箱”不符合規格而被罰款的情况一直令從業員十分憂慮。現時若摩托車要加裝非原廠配件均需要申請,並預約驗車等,但外賣行業機動性強,故很多時候“外賣箱”並非固定安裝,容易被罰款。隨著近年外賣服務已融入民生需求,預計未來仍有一段長時間發展,建議有關部門研究制定符合行業特性的外賣箱安裝指引,或允許通過安全認證的可拆卸式設計,在保障道路安全的前提下,為新業態發展提供更具彈性的規管空間。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針對外賣行業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停車難題,政府會否著手研究並借鑒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例如推出外賣車手臨時停車區先導計劃,便利外賣車輛停放並減少違法停車的情况?
二、針對不少車手因“外賣箱”不符合規格而被處罰的情况,面對外賣車手行業已經成為龐大的新就業群體,當局如何解决有關問題,讓車手安心,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澳區政府交通事務局關於立法會梁孫旭議員書面質詢的答覆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