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祐漢新村第二街小販區於四月二十日晚上發生嚴重火警,火勢蔓延二十四個攤檔,當中有十二個攤檔嚴重焚毀,對相關小販的日常經營甚至生計造成嚴重影響。
議員李良汪表示,上述小販區於二O一一年曾發生重大火災,當時二十一個攤檔被焚燬;此外,二O二三年筷子基小販區亦發生火警,當中有十九個攤檔受到嚴重影響。由於本澳大部分小販區所處位置與民居靠近,一旦發生火警,除了對經營者造成財產損失,更為社區製造難以預測的危機,特區政府有必要全面檢討本澳各小販區的防火設施設備,儘快升級相關系統,以保障社區安全。
他指出,雖然現時市政署與消防局會定期舉辦防火講座及演習,以加強應對突發事故時的應急處理及溝通協調能力,但相關工作主要着重於提升事後的處理能力,倘要有效防範相關事故,他認為,更需從硬件配置上提升小販的災害防禦能力,才能堵塞現有設施存在的漏洞。以是次發生火災的祐漢新村第二街小販區為例,各攤檔之間以鐵網分隔,缺乏防火間隔,導致火勢迅速蔓延;此外,攤檔缺乏自動灑水滅火系統,亦未能迅速控制火勢蔓延。建議當局應儘快引入防火建材、增設自動滅火系統等防火設施設備,最大程度提升小販區的防火安全。
李良汪稱,小販經營是本澳不少基層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如何讓公共資源得以善用的同時,長遠推動小販可持續發展,值得當局深思,尤其對於現時各區空置的小販攤檔,特區政府應重新作出規劃,並設立恆常空置攤位競投機制,因應該區地域特性、居民消費習慣及社區發展需求等因素,吸引新業態進駐,為小販經營注入新活力,促進攤位售賣種類多元化,讓小販經營與旅遊及片區發展相輔相成,成為助力本澳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其中一部分,共同推動本澳整體經濟的健康發展。
他質詢當局,除了定期舉辦防火講座及演習,加強應對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理及溝通協調能力,以及執行關閉小販區總電源的防火措施,會否對本澳各區小販攤檔的防火設施設備進行全面升級優化,包括引入防火建材、增設自動灑水滅火系統等,最大程度提升小販區的防火安全?
根據當局公佈數據,截至今年二月,本澳各區空置攤檔約有一百個,質詢特區政府是否已對相關攤檔重新作出規劃,對於部分面積小而沒有再推出競投的攤檔將如何處理?此外,會否設立恆常的空置攤位競投工作,並考慮將空置攤位改造為體驗式市集,加入售賣本澳特色的傳統商品、文創商品、輕食、飲品、特色小吃等,從而吸引新業態進駐,促進攤位售賣種類多元化,讓小販經營與旅遊及片區發展相輔相成,成為助力本澳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其中一部分,共同推動本澳整體經濟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