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都市更新
黃潔貞提問:
施政報告提出,將綜合分析舊區高樓齡房屋現況,結合區域整體規劃,因地制宜採取改造方案,拓展都市更新模式,以加快改善市民居住環境及都市空間。我個人是非常認同這個方向。今天早上亦有議員提問關於都市更新的方案,請問司長,這個新模式的方案為何?
由於都市更新涉及政府規劃,需要政府、企業和業主多方共識才能共同推進,都市更新委員會經過多年今年終於開會,新成員亦到位,已成立三個專責小組。畢竟他們都是屬於諮詢性質,請問司長,未來司長如何牽頭帶領這批委員,跟進都市更新相關的統籌工作,以及領導這三個小組的工作?
司長提及都市更新涉及維護、整改、拆除,其中拆除方面依靠法律,《都市更新法律制度》已生效一年多,但目前未見重整的個案參與其中,業界反映現時誘因不大、便利性不強及《土地法》的限制,讓有意進行更新的房屋、大廈都因此而卻步,請問司長,未來在《都市更新法律制度》是否需要進行檢討?未來如何加大力度去推進有關都市更新公司去促成有關房屋重建,甚至是都市更新的相關工作?
施政方針提及,未來將透過市容美化整潔工作協調小組去進行市容美化、整改、整潔相關的工作,請問司長,目前在您的規劃當中,市容美化、整改是以片區形式,還是全澳來開展,還是有申請、有建議先做?
追問:
《都市更新法律制度》的確是針對獨棟樓宇進行更新時適用,當時立法有提及,未來整個都市更新和活化舊區,要考慮片區更新,未來檢視相關法律,司長會否與張司長探討,法律實施一年,單棟樓宇重建不多,未來透過法律做片區更新或重整,相信發揮的效果更大。
政府回覆:
政府主導都更,運輸工務範疇會同都更公司共同推動有關工作,除了推動祐漢7棟樓宇重建的工作之外,亦會推動單棟的重建。單棟重建已選擇紅街市附近前郵電局的宿舍,短期內會推動有關重建的工作,希望給澳門市民看到,都更公司是有實際成果,不是空談。政府會推動大的重建項目,亦會針對在舊區中需要重建的建築物,政府會積極推動有關工作。
除了都更公司,亦會考慮與不同單位合作,特別是市容美化。運輸工務會支持行政法務司司長有關的工作。
片區更新暫時不需做修法工作,都市更新只是都市規劃中的一個元素,政府在總體規劃、詳細規劃一定會充分考慮片區。
二、樓宇安全
黃潔貞提問:
政府推出《樓宇維修基金》多年,有否做相關成效評估和檢視呢?居民反映現時《樓宇維修基金》當中部分資助的項目比較死板,對於舊有樓宇的設施,可能有些設備已經是停產,政府就不資助。施政報告提及,今年會推出《網上申請服務平台,調整有關基金的便利性。請問司長,可否透過今次申請的調整,在部分資助項目上都可以增加,例如“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強制驗樓”、“家居維修免息貸款”等,以推動舊區樓宇的業主去維修舊樓的積極性?
政府回應:
隨著澳門樓宇老化的情況,已生效一段時間的《樓宇維修基金》需適時探討、回應澳門實際情況,短期內會開展前期工作,看看有甚麼合適的項目可以加入去,透過修改有關條例,適時推出來回應社會需求。
工務局會簡化有關手續,從而支持有關樓宇維修的工作。宣傳方面,房屋局一定責無旁貸,他們會加大力度做有關的宣傳工作。
三、環境保護
(一)減塑措施
黃潔貞提問:
環保局近年推出減塑措施,減少一次性用品。有些商品的過度包裝、淘寶收到的紙箱,都會影響環保和回收的工作。請問司長,未來在減塑、環保紙皮回收方面有甚麼規劃和部署?
政府回覆:
由2019年開始逐步推出不同禁止一次性塑膠產品在澳門進口或轉口,市民可以見到有一定的成效。去年開始中期評估工作,待完成評估工作後,今年會推出相應的項目,讓減塑工作能穩步推進。
政府現在採取的方式是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塑膠產品去限制進口或轉口,因為澳門有特別之處,沒有相關的工業,透過行政長官批示限制某些產品的入口和轉口已經可以達到禁用的效果。
外賣和網購的流行值得我們思考,如何面對這些問題來尋求解決的出路,外賣和網購的確是會產生額外的固體廢物。政府會與國家生態環境部相關的單位去共同研究,這不是一個澳門特區可以解決的問題,也會受周邊區域影響。總的來說,配合國家政策,在國家支持之下,會一步步推動有關工作。
(二)廚餘回收
黃潔貞提問:
司長過去幾年擔任局長時也提及,希望可以透過宣傳教育去推廣惜食文化。但現在廚餘的回收工作不能只靠惜食文化來做到,司長過去亦推出廚餘回收計劃,在廚餘回收方面,未來亦會做廚餘管理中心,但按照現時廚餘回收的量,要達到未來在廚餘處理中心的成效仍有一段距離。請問司長,未來在加大廚餘回收方面,如何加大力度,以發揮有機資源回收中立方面的效能?
政府回覆:
澳門有比較有利的因素,工商業的廚餘比例較高,會先易後難,先收集工商業廚餘,不排除未來透過法律工具加強廚餘管理工作。
(三)天燃氣
黃潔貞提問:
天燃氣的使用是特區政府推出環保工作之一,自2008年開始,本澳天燃氣專營服務合同已經生效,業界反映相關設施、管道在澳門應該都能大部份覆蓋和完成,還欠缺舊區。因原本網路的問題,未能夠搭通。要推動居民使用天燃氣,政府需加大有關的資源和力度,用天燃氣除了環保之外,安全亦是很重要。請問司長,未來為了推動雙碳目標能實現,針對天燃氣可以普及在澳門的使用,未來會否設立專門的項目,去資助樓宇搭通有關天燃氣的管道,以及推動更多住宅、餐飲、工業方面的用戶使用天燃氣,提升有關天燃氣的使用率?
政府回應:
積極研究有關資助計劃。
四、房屋政策
黃潔貞提問:
居民對置業安居很關心,在特區政府推動下,五個置業階梯逐步有雛形,房屋供應量亦穩定,現時A區各經屋地段陸續竣工,2019年經屋申請亦開始“揀樓”,“揀樓”情況未如理想,請問司長,在“揀樓”方面未如理想,未來作為經屋資源調配方面,有甚麼考量?
很高興聽到置換制度進入研究階段,為了配合鼓勵生育和配合家庭發展需要,置換計劃應盡快出台,希望司長可以加快力度。
政府回應:
政府短期內會開展有關檢討工作,重新思考五個置業階梯的比例,不能忽略私人市場,要平衡發展。待政府完成有關研究工作,會針對市場的變化做相應的措施。
五、交通
黃潔貞提問:
(一)輕軌
輕軌東線工程已動工,施政報告中提及,未來將輕軌延伸至澳門半島的心臟區域,請問心臟區域是延伸西線方面的規劃,還是在現有路線基礎上會進一步優化?
追問:
西線會經過舊區,可能要協調和解決的問題較多,希望司長可以盡快提上議事日程,做好相關諮詢工作,讓居民在發表意見時能配合實際生活需要。
(二)的士
司長提及的士網約車方面會進行可行性研究,希望司長可以加快有關立法進度,讓有關網約服務可以在合法之下進行。
政府回應:
政府正在做未來輕軌網絡的選線研究工作,輕軌路線隨著社會情況改變要做調整。總的來說,有兩條線會做有關規劃,一個是西線,早前亦在立法會提及,青茂站會延伸至筷子基,經過內港抵達媽閣;人工島口岸是澳門重要的口岸,希望能另一條能在人口島口岸經過東區,由外港區進入南西灣區,再達到媽閣,形成一個環形網絡。
輕軌隨著路線的增加,乘客量一定有乘數效應。因其他地方經驗的啟發,每增加一條線路,乘客的增幅是比較大。未來隨著輕軌網絡的完善,能夠成為澳門交通的主軸。
現時網約車處於前期立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