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新聞報訊】澳門中華總商會於四月一日在該會址四樓馬萬祺先生紀念堂舉行“2025澳門工商業座談會”。出席座談會的有中總會長崔世昌,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中央駐澳聯絡辦公室協調部部長仇昱、經濟部副部長楊全州,中總副會長賀定一、何超瓊、林金城、劉藝良,理事長馬志毅,監事長高明,副理事長崔煜林、余健楚、黃國勝、盧德華、何佩芬、黃樹森、何富強、徐達明、葉兆佳、陳澤武、林燕妮、何敬麟、馬志達、許樂敏、顔奕真,副監事長梁安琪、陳隆成,會董陳志玲、謝思訓、李子豐、孫豪、廖僖芸,工商事務部長阮建昆,秘書長區榮智和副秘書長梁慶華,以及政府部門和工商各界代表等二百人。

崔世昌在會上致詞時表示,面對外部經濟壓力加大等複雜形勢,去年本澳經濟在服務出口的帶動下,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整體經濟規模回復至2019年的86.4%水平。然而,近年本澳消費模式有所轉變,北上消費、電商平台包郵到澳、平替消費、消費降級等疊加因素,商戶要不斷適應居民消費需求升級而各出其謀。有及見此,為聆聽各行業在經營上面對的問題,本會於今年初起,已開展了近十場與各團體會員的茶聚座談會,冀收集有關意見和建議後,更好的向行政當局有關部門反映商界的聲音。
崔世昌就未來澳門經濟發展提出四點建議:第一,堅持貫徹習主席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第二,堅持做好“澳門+橫琴”這篇大文章。第三,堅持穩經濟、增信心,克服困難謀新發展。第四,堅持投資於人、促進消費。
崔世昌指出,投資、出口、消費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在提振消費方面,去年政府聯同中總先後合辦了“周末北區消費大獎賞”和“全城消費大獎賞”,以及現正推行的“2025年社區消費大獎賞”,均是提振消費的措施,並獲得居民和商界的認可。中總將繼續配合政府做好經濟發展的參與者和推動者,並冀政府推行更多支持和鼓勵民間投資發展的措施。此外,中總將於今年11月2日至4日在澳門舉行第十八屆世界華商大會,發揮平台中的平台作用,強化內聯外通,拓展商機,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戴建業在會上從三個方面分享。一是澳門經濟形勢總體平穩,面臨不確定性須審慎應對。今年以來,受惠於中央的惠澳政策,包括珠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分別實施赴澳門旅遊“一周一行”及“一簽多行”,澳門入境旅客數量持續增長。此外,最新一期本地居民失業率保持在較低水平,去年物價整體保持平穩,2024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為4033億澳門元,按年實質增長8.8%。然而,當前國際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抬頭,全球經濟發展面臨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澳門作為高度開放的外向型微型經濟體,難以獨善其身。同時,在特區政府積極拓展客源的基礎上,旅客的消費模式和觀念發生較大轉變,人均消費按年減少14.6%,降至2157元,而且全球經濟復甦不平衡,為本地企業帶來新挑戰。
二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支持企業經營及發展。特區政府一直從財務支援、拓客引流、促進消費、升級轉型等多個方面,支持中小企業持續經營、創新發展和提升經營能力,同時着力優化社區營商環境,為不同社區注入活力。今年以來,特區政府持續推進以上工作,並因應最新形勢與時俱進優化。未來會持續透過多渠道了解企業發展所需,適時優化現有政策舉措,激發社區經濟活力,支持澳門各行各業實現更高質量與可持續的發展。
三是推進產業多元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增強澳門經濟的穩定性和風險抵禦能力,實現長期繁榮穩定,特區政府持續優化產業結構,並提出“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積極推出政策措施。在促進綜合旅遊休閒業發展的同時,着力推動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等重點產業發展。
戴建業指出,橫琴作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台,粤澳雙方正以“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攜手推動深合區建設。特區政府已設立“促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領導小組”,將從政策、法律、人員及資源投放等層面加大對深合區的支持力度,並圍繞產業民生法規修改、澳琴政策聯動、引導澳門資本加大對深合區項目投入等方面推出系列具體舉措,共同推動深合區建設展現新面貌、實現新突破。此外,積極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和其他內地省市的合作,力爭在貿易、金融、專業服務等領域取得更多合作成果。同時,着力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也是本屆特區政府的重點工作。政府將更積極發揮澳門作為中葡“精準聯繫人”的角色,並持續拓展與葡語、西語以至更多國家的合作空間,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在助力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
戴建業強調,經濟財政範疇團隊將恪盡職守,以更開放的思維、更強的擔當作為意識,提升經濟治理效能,結合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積極推動公私營機構等各持份者共同參與經濟建設。
出席座談會的還有經濟財政司司長辦公室主任羅志輝和顧問歐玉珍、馮炳傑,澳門海關助理關長葉華釗,經科局局長邱潤華,財政局局長容光亮,旅遊局代局長程衞東,勞工事務局局長陳元童、副局長陳子慧,澳門招商投資促進局主席余雨生,消費者委員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梁碧珊,澳門金融管理局行政委員會委員劉杏娟,土地工務局副局長麥達堯,環境保護局副局長韋海揚,交通事務局副局長鄭岳威,郵電局副局長葉頌華,巿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委員杜淑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