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社團 民青會促優化道路工程監督及跨部門協調機制減居民困擾

民青會促優化道路工程監督及跨部門協調機制減居民困擾

【環球新聞報訊】因應司打口一帶近日進行內港南雨水泵站及下水道工程第三期施工,引起居民憂慮。而工程導致周邊路面出現高低不平、凹陷破損等情況,公共建設局雖回應稱,已要求承建商定期檢查路況,並以不影響交通正常通行為首要考慮,對破損及存在高差的路面進行有限度的臨時性修復,惟事件仍引起社會關注。

民眾青年會副理事長談兆鵬認為,工程的開展對居民生活及出行均會產生影響,而工程的質量,既與社區建設有關,亦關係到公帑是否有效使用。故此,當局在應對相關影響時,不應固守“被動應對”的思維模式,建議當局主動建立“恆常動態檢查機制”,對施工期間的路面安全、工程進度及交通影響等方面進行實時監控與評估。此外,目前公共工程承攬合同的法律制度主要受第七四/九九/M號法令規範,其中明確規定,工程及承攬人須接受其他職能實體的依法監察。他強調,在工期較長的工程中,當局應要求承判公司在關鍵進度階段提交報告,詳細說明施工質量、擾民程度等內容,提升工程進展透明化。同時,應嚴格監督相關工程必須按照承批合同的要求進行,確保工程質量及公帑用得其所。

談兆鵬稱,除了上述工程,當局亦即將於東北大馬路開展空中走廊興建工程,工期預計長達兩年,相關部門與承判公司必須各司其職、履行責任,減少對居民影響,尤其工程附近為居民集中居住的區域,人口密度大,加上近年長者公寓陸續遷入,若施工期間長期出現噪音、粉塵或交通擁堵的情況,將對該區的居民生活造成嚴重困擾。促請各方必須提前做好工程評估,並制定預案,以有效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保障工程順利完成的同時,兼顧居民福祉。

他補充,隨着本澳旅遊業復甦,入境旅客持續增加,尤其內地旅遊黃金周等長假,入境旅客將會湧現,當局可考慮研究向承建商發出指引,於黃金周等可以預視人流量巨大的期間,將道路工程尤其主幹道的大型工程作暫停施工安排,以減少在人流增加、居民上班上學以及工程持續進行等多種因素下,對道路交通壓力、居民生活與出行造成的影響。

此外,談兆鵬直言,澳門的跨部門協作機制在公共工程管理方面仍有極大進步空間。例如,內港南雨水泵站及下水道工程相關工程已持續超過兩年,施工範圍包括河邊新街、火船頭街及下環街,但今年三月十日起,市政署在與公共建設局及交通事務局協調後,仍需分階段對河邊新街路段進行下水道、井蓋維修及重鋪鋼筋混凝土路面等工程,導致當區居民長期受困擾,苦不堪言。他建議,要優化道路工程的協調工作,減少重複開挖、資源浪費的情況,必須充分發揮“優化道路工程協調工作組”的職能,提升跨部門協作效率,才能避免出現工程反覆、進度滯後的問題,讓市民重新對澳門的公共工程建立信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