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澳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關於立法會何潤生議員書面質詢的答覆

澳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關於立法會何潤生議員書面質詢的答覆

遵照行政長官的指示,本局對立法會2025 年 2 月 7 日 第131/E116/VII/GPAL/2025 號函轉來,何潤生議員於 2025年1月27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 2025 年 2 月 11 日收到之書面質詢,答覆如下: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以下簡稱“教青局”)一直關注本澳正規教育面對出生率和適齡學童人口的變動所引致的學額需求變化,並根據學校規模和招收學生對象、社區人口和學額等需求作出分析,利用每班學生設定在 25 至35 人範圍內的彈性機制,協調各校學額和班級安排,並按實況推動學校優化班級規劃,包括與學校溝通穩定班級結構,讓學校按其課室數和整體班級規模計劃,訂定幼兒一年級新生的招生方案等。

小班教育不單純着重每班學生人數的減少,也着重教學方法的改變,以及平衡學生群育發展的需要。現時特區政府已通過免費教育附加金額、教育基金“學校發展資助計劃”的優化班師比資助,鼓勵學校聘請教師優化班師比,增加師生互動及教師對學生的關顧。本澳幼兒教育的班師比由2011/2012 學年 1:1.6 上升至 2024/2025 學年 1:2.3,而師生比由 1:16.7 下降至 1:11.7,有利學校根據幼兒不同的教育和教學活動需要,配置合適的教學人員,更好地關顧幼兒的保育及教學。目前,大部分學校幼兒教育階段為有需要的家長及學生提供不同形式的服務,包括督課班、安親班(課後照顧)、校車服務、午膳服務等。

教青局透過各項措施,推動學校制訂更具校本特色的學校發展規劃,促進澳門教育質量的提升,包括運用學校綜合評鑑促進學校在領導、課程與教學、學生支援等方面持續優化及發展;教育基金“學校發展資助計劃”設有“智慧教學先導計劃”,支持學校運用智慧科技,提供個性化和精準化的教學;2024/2025 學校年度開辦近 900 項培訓課程,持續提升各所學校教學人員的專業素養以適應教育發展趨勢;推動跨校教研工作,支持不同學校的教學人員互相借鏡教學成果,提升教與學的成效。

因應近年出生率的變化趨勢,關注不同規模學校的需要,教育基金“學校發展資助計劃”設立“促進學校發展津貼”,向符合條件的學校投入額外的資源,支援學校進行優化或轉變,提升教學質素及發展辦學特色。未來,將針對學校的辦學環境組織專業團隊訪校,透過教育基金提供資助,協助學校改善辦學環境,並透過更多元宣傳渠道,讓家長更了解不同學校的校本特色。

局長
龔志明
2025.02.19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