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新聞報訊】2021年9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橫琴方案》),當中強調,要立足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分線管理的特殊監管體制和發展基礎,率先在改革開放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膽創新,推進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彰顯“兩制”優勢的區域開發示範,加快實現與澳門一體化發展。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佈的《關於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放寬市場准入特別措施的意見》,明確支持合作區全域規劃建設海陸空全空間智能無人體系,以口岸、產業園區、城市道路、地下管廊、空中海上運輸線路為依託,面向需求開放物流配送、交通運輸、環境監測、城市管理、邊境管控、文化旅遊等場景,匯聚智能無人體系產業和創新資源。
當前,合作區發展“低空經濟”符合國家的多方面戰略需求和目標,且合作區面臨著創新跨境物品通關模式的現實需求,亟需創新市場消費及物流配送模式,進一步滿足合作區與澳門本地居民的跨境消費需求,為落實琴澳一體化發展的“一線放開”取向探索多元新路徑,具體如下:
一是國家“低空經濟”政策持續發力,前景可期。2021年,低空經濟概念被正式納入國家級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標誌著其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當中明確,“鼓勵發展與平台經濟、低空經濟、無人駕駛等相結合的物流新模式,健全和優化管理標準規範,支持企業商業化創新應用。”在此背景下,合作區作為政策創新的試驗田,應發揮區位優勢,抢抓机遇,加快佈局低空經濟新賽道。
二是合作區澳門居民面臨著創新跨境物品通關模式的現實需求。當前,在合作區生活居住的澳門居民數達20818人,同比增長15.2%,其中生活居住人數達16539人,同比增長19.1%,就業人數達5132人,同比增長4.9%。隨著合作區內澳門居民人數不斷攀升,對琴澳之間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便捷流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物流方面,澳門居民對澳門物品通過外賣、閃送等直接配送的方式進入合作區提出了迫切的現實需求。若能通過國家大力倡導的“低空經濟”新業態,以創新跨境物品通關模式賦能橫琴合作區與澳門的市場消費及商品物流配送的互動模式,將進一步提升澳門居民在合作區的生活質量及豐富生活場景,對助力琴澳一體化發展意義重大。
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建議允許在合作區特定區域批准設立低空飛行器對澳開放出入作業場所。尤其懇請有關部委研究低空飛行器在琴澳之間跨境飛行的空域使用權和飛行規則銜接,實現兩地跨境低空空域協同管理。通過支持琴澳聯合搭建無人機城市低空物流網絡,為發展低空經濟新業態創造可行條件。
建議支持橫琴合作區的“一線”開放,探索無人機低空物流的創新通關物品查驗模式。藉由海關等監管部門通過與無人機智能監管系統連接,實現對無人機跨境配送的物品類型、數量以及無人機所在位置、航線動態、起落時間的即時監控,也可對無人機智能空投櫃(海關開放點、指定監管地點)進行隨時人工抽檢。
建議可先從政府公共服務、科研樣本等作小範圍先行先試。舉例如對一些需要冷藏或特殊保存方式的緊急醫療物資運輸、科研樣本和實驗室物資等,無人機可提供更穩定的運輸環境。用戶只需在特定手機端平台下單,通過24小時無人機智能空投櫃及無人機低空物流服務,實現澳門與橫琴之間特定物品“兩點一線”的跨境配送,加快塑造琴澳一體化新格局,提升合作區及澳門本地居民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