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李靜儀冀持續改善沿岸異味提升居民生活質素的書面質詢(附質詢回覆)

議員之聲|李靜儀冀持續改善沿岸異味提升居民生活質素的書面質詢(附質詢回覆)

為提升居民生活質素,當局致力開拓更多沿岸休閒空間、單車徑,發展海上遊,延長南岸海濱綠廊等,善用本澳海域和海岸線功能,沿岸水質情況受到社會重視;近年,當局通過糾正污水渠錯駁、興建截流器、優化排污口設置及升級污水處理廠等措施改善水質和污水問題,但黑沙環沿岸以及氹仔西堤馬路的蓮花單車徑沿岸的異味問題長期存在,影響居民日常生活及到該區進行運動及休憩的體驗。

《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23》指出,本澳海域水質情況有改善,但澳門半島污水處理廠出水部分水質指標超標,主要原因是由於進廠污水的污染負荷偏高導致。非金屬評估指數方面,2023 年全部監測點中有 6 個超出標準值,較 2022 年減少。

2023 年澳門總污水處理量較 2022 年增加 3%,離島污水處理量升幅較大。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8月,路環污水廠理廠污水處理總量更高達193.2萬立方米,為有記錄以來最高,反映經濟復甦後本澳環境保護工作面臨更大挑戰。

當局回應質詢時表示,路環污水處理廠首階段升級工程完成後,污水處理將提升,同時會優化氣味處理系統,以減低對周邊大氣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故此,希望路環污水處理廠升級以及澳門人工島污水處理廠建造工程能盡快動工。

除了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外,須持續推進公共渠網規劃及灘塗整治等措施,以及早預視將來城市發展所需,儘早解決居民長期受沿岸污水異味影響的問題。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儘管不同部門已盡力完善本澳沿岸污水及異味問題,2023年本澳海域水質有改善。但至今仍有不少市民反映,本澳近岸包括黑沙環、和路氹單車徑附近的沿岸臭味問題無法根治,請問去年當局收到居民反映本澳沿岸臭味之投訴情況如何?當局監察本澳沿岸排放口有否出現異常情況?

二、提升污水處理能力方面,路環污水處理廠升級及澳門人工島污水處理廠建造工程需時,目前進展如何?是否能有效改善沿岸的臭味問題?

三、當局早前表示,由於非法排污涉及多個職能部門及廣泛的行業類別,專門立法需充分考慮及分析各持份者意見。目前,非法排污相關法規的研究工作有何進展?近年,當局打擊非法排污方面的執法成效如何?目前本澳約有七成半下水道已完成清污分流工作,對舊區渠道進行清污分流工作上,當局未來有何計劃及時間表?

澳區政府環保局關於立法會李靜儀議員書面質詢的答覆如下:

遵照行政長官指示,經徵詢市政署的意見,本人對立法會2025年2月6日第123/E108 /VII/GPAL/2025號公函轉來李靜儀議員於2025年1月27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2025年2月7日收到的書面質詢,回覆如下:

對問題1.及2.環境保護局過去已就沿岸污染問題進行研究分析,並聯同有關部門按序開展針對性的治理方案且取得一定成效。同時,環境保護局持續派員巡查及監察沿岸的環境情況,於2024年共接獲14宗有關反映沿岸臭味的個案,經調查主因是下水道錯駁、合流下水道溢流及非法排污等,導致有污水經雨水排放口排放至沿岸而產生臭味,故並非優化污水處理技術或興建容量更大的新污水廠便可解決。對於上述情況,環境保護局發現問題後已透過現有機制聯繫相關部門,共同協調跟進並盡快改善問題。

另外,路環污水處理廠升級工程將於2025年第一季啟動,並會爭取盡快完成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人工島污水處理廠工程的判給工作,以按序開展設計及建造工程。

對問題3. 市政署表示:持續打擊非法排污,尤其加強巡查食肆隔油井及建築地盤的施工廢水處理,2024年,市政署已分別對食肆隔油井及地盤排水巡查逾1,180次及720次,當中開立實況筆錄132宗及37 宗。另外,現時全澳公共排水管網長度已超過527公里,約七成半渠道已完成清污分流,而新橋、下環等舊區仍然存有合流渠道的主因是街道狹窄、地下可用空間不足,以及工程會引致交通改道和塞車問題。市政署將持續檢視社區發展,與工務部門協作開展渠道整治工程,以逐步完善公共渠網系統。

局長
葉擴林

2025.02.24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