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議員李良汪早前就支援青年及本地僱員優先就業政策提出書面質詢,要求特區政府交代勞工局除了透過現有計劃及項目,還有何措施助力青年就業。此外,現時市場上部分吸納本地僱員的職位,只以散工或替工形式聘請,質詢特區政府未來在作出公共工程或服務項目判給時,會否就聘用人員的條件制定標準,例如達到一定期限的項目,需以長工僱員形式聘用本地僱員,確保相關僱員的就業權益?會否重新並全面檢視包括綜合渡假休閒企業在內的大型企業輸入外地僱員的實際情況,尤其當中有多少崗位適合本地居民擔任,以釋放相關職位,增加本地居民就業空間?
勞工事務局局長黃志雄回覆稱,特區政府一直關注本地居民就業狀況,以及從多方面支援就業。其中,因應青年群體就業及職業發展的需要,該局提供多元化就業配對措施以協助青年進行就業對接,並連續五年推出“職出前程”實習計劃,提供涉及綜合旅遊休閒、金融、科技、大健康、公共事業、社會服務、建築、航空及零售等不同行業的崗位,協助青年在不同領域取得職場實務經驗。同時,透過青年就業博覽會,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多類型空缺和即場面試對接機會。
該局亦與綜合旅遊休閒企業合作推出“就業+培訓"專項計劃,有關計劃提供豐富多元的專業崗位空缺,藉此協助修讀不同學科的青年在綜合旅遊休閒企業拓展職涯。
二O二四年通過該局各項就業支援措施成功配對的求職者共有一萬四千六百九十九人次,其中三十五歲以下青年佔比超過六成。
該局強調,特區政府輸入勞動力政策的大前提是確保本地僱員優先就業及勞動權益不受損害,只有在本地人力資源缺乏或不足時,外地僱員才會被考慮作為補充而獲准輸入。在任何情況下,對於本地居民有意向及具條件擔任的職位,企業必須優先聘用本地居民。
至於該局在處理外地僱員申請時,會因應澳門的社會經濟發展需要,並按照整體勞動市場的人資供需、行業特性、企業規模及營運狀況等綜合因素作考量,動態地對外地僱員數量作出適度的調控,促進澳門特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另一方面,為鼓勵承建商聘用本地工人,自二O二O年起,市政署已在市政工程的招標評分項目中加入僱用本地工人比例,並引入監管機制,對未能履行承諾的承建商作出處罰。
公共建設局則表示,該局所跟進的公共工程,均嚴格按確保優先聘用本地工人的原則進行人力資源管理,並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持續聘用本地工人的政策。而與工程相關的服務(如設計、監理等),亦有作出本地專業註冊人員的要求。
此外,土地工務局在編製服務項目的招標案卷時,會視項目的性質及可行性要求競投者於投標文件提交“優先聘用本地勞工聲明書”,冀為本地僱員創造就業機會。
黃志雄表示,特區政府會嚴格依法保障本地居民就業權益,密切關注勞動市場變化和人資供需狀況,持續動態調控外地僱員數量,以及推出各類就業支援措施,助力青年拓展就業空間,邁向更多元的職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