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品質生態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必須把推行綠色發展作為經濟多元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立法會議員施家倫促進當局交代在固體廢物量持續上升的問題上,將有何具體措施提升各界實踐減廢回收的參與程度,會否發起具明確目標的全民減廢運動,以達至當局所設定的目標。此外,《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2017-2026)》落實至今已踏入長期階段(2023-2026),期望當局交代對於計劃所提及的“評估及研究推行其他產品的生產者責任制度”、“推行工商廚餘中央處理計劃, 並試辦小量家居廚餘集中處理”的具體構思,以及何時推行相關計劃。
施家倫表示,鑒於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日益突顯,固體廢物管理作為其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其成效直接關係到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居民的生活質量。雖然當局積極落實《建築廢料管理制度》、《限制提供塑膠袋》、加大推行綠色採購政策、計劃興建生態島等工作,但根據《澳門環境報告2023》指出,疫後經濟復甦,入境旅客回升,2023年棄置的城市固體廢物量和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分別較 2022 年增加14.8%及 14.1%。情況顯示,本澳優化環保工作刻不容緩。
對於當前固體廢物數量持續上升的問題,除加強環保基建設施、優化硬件資源外,還需社團方面積極推動居民、工商旅遊企業等落實源頭減廢,善用資源廢物,都需要當局主導採取措施來提升各界實踐減廢回收的參與程度,例如制定明確的目標和計劃發起全民減廢運動,鼓勵大眾從日常生活中做起,以其落實《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2017-2026)》所設定的2026年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減少至每日1.48公斤的目標。
此外,《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2017-2026)》計劃執行多年,並進入長期階段。當局表示一直在檢視其執行成果,對於固體廢物的針對性措施,長期計劃中亦提及“評估及研究推行其他產品的生產者責任制度”、“推行工商廚餘中央處理計劃,並試辦小量家居廚餘集中處理”等具體措施,期望當局對計劃中提及的各項措施進行深入研究和細化,儘快制定出具體可行的實施方案,多管齊下推動社會各方有效應對固體廢物數量持續上升的問題,為澳門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