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旅遊業的迅速復甦,本澳經濟逐漸回復至2019年水平,就業市場狀況向好,本地居民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持續下降。然而,參考統計局就業調查數據,本澳今年第二季各就業人口歲組當中,僅有16-34歲兩個組別出現下降;失業人口亦以25-34歲為最大比例,約佔28.8%,且整體失業人口學歷當中高等學歷約佔整體的42.4%,顯示青年在就業市場中仍然處於劣勢,預計有關情況在第三季畢業季的來臨將進一步凸顯。特區政府必須充分認識青年就業困難的原因,制定更多具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方能讓本地就業市場持續穩定,培養多元複合青年人才。
根據《2023澳門勞動市場》資料,勞工事務局2023年共錄得46,167人次(涉及35,585人)作求職登記,並成功轉介13,835人次,成功率約為30%,且截至年底仍有效的職位空缺達48,267個,顯示本澳仍有相當充裕的就業崗位。面對高就業需求和職位空缺兩者並存,期望當局進一步研究背後原因及影響因素,結合青年人就業的困況,制定合理、分階段性的規劃,以更好推動青年就業的工作部署。
另外,隨著粵港澳區域合作及發展的深化推進,大灣區及深合區的廣闊機遇,均有望成為職業發展的新舞台。早前就深合區行政事務局透露,截至2024年7月,在深合區就業的澳門居民人數約5,100人,已達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2024年的主要指標,而下一個五年的4萬就業居民目標,則為未來澳門居民融入深合區發展提出更高要求,急需出台更大力度的支援政策,以更好支持澳門青年融入。事實上,去年深合區亦曾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支持澳門居民就業若干措施的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當中包括就業補貼,受到澳門青年的廣泛關注,惟相關進度至今並未明朗,希望當局向社會公佈更多相關政策現況,並加快推動政策的出台和落地。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 政府近年持續就青年就業推出支援措施,惟相關群體就業難的問題一直未獲明顯改善。對此,請問當局現時有否為相關群體設置更多傾斜性的就業支援措施?若有,面對他們就業問題的持續,當局又會否考慮更多具針對性和大力度的支援政策?
- 根據《2023澳門勞動市場》資料,2023年底有超過48,000個有效就業空缺,然而相關轉介成功率只有3成,在本澳就業崗位相對充裕的情況下,本澳青年卻未能成功就業,請問當局有否進一步研究背後原因及影響因素,如轉介工作失敗的原因?再結合青年人面對的就業困難,調整職業轉介的工作,乃至整體勞動政策,以提升本澳居民就業支援的成功率?
- 粵港澳大灣區及深合區為青年提供廣闊的就業選擇和發展舞台,深合區亦於去年推出《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徵求就業的意見,當中包括分級別的就業補貼,惟至今一直未見進一步消息。請問政府能否進一步透露相關政策的現況?未來又有何支援措施,以推動更多澳門青年融入國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