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澳門金融管理局發佈的統計數據,7月份銀行業的不良貸款比率持續上升至4.7%,不良貸款比率的上升意味著未能按時還款的企業借貸人增加,反映了一定的經濟風險。有關數字除了相比起疫情前有大幅上升,相較於內地的1.61%(7月數據),以及香港的1.79%(第1季),本澳的情況已上升至需要加強關注的水平。與此同時,今年七月底住宅按揭貸款拖欠比率亦按月升0.7%至4.2%,與一年前比較升3.6%;商用物業貸款拖欠比率為3.8%,按月及按年分別升0.3%及2%;總體貸款拖欠比率4.1%,按月及按年分別升0.6%及3%,幾乎都創出新高水平。
事實上,本澳疫情後一直保持穩步復甦態勢,但地區及行業復甦的確存在不平均的現象,不少企業主及居民仍然面臨收入減少的困境;疊加過去幾年加息期,還款壓力驟增。雖然預計加息期即將結束,但減息需要一段時間,遠水難救近火。政府在疫情期間與銀行業合推出的「還息暫停還本」及「中小企業調整還款計劃」計劃,有關計劃原定今年底到期。上月當局表示“支持銀行在審慎風險管理的原則下,根據自身的授信政策,為存在困難而有需要的客戶,適當調整還款安排”。然而,有關說法即計劃延續與否需由銀行自主決定,部分居民、業主及中小微企反映對於是否仍能延續有關措施感到憂慮。
對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 部分居民、業主及中小微企受到疫情復甦延滯影響,現時處於經濟困難狀況,請問當局將如何繼續支持銀行,考慮按不同個案實況延長「還息暫停還本」及「中小企業調整還款計劃」計劃,幫助居民及中小企渡過難關?
- 針對不良貸款比率、住宅按揭貸款及物業貸款拖欠比率上升,對於銀行業而言存在一定風險,政府將如何支持銀行應對相關風險?
澳區政府金融管理局關於立法會黃潔貞議員書面質詢的回覆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