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馬耀鋒關注完善公共圖書館整體規劃,推動社會閱讀風

議員之聲|馬耀鋒關注完善公共圖書館整體規劃,推動社會閱讀風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關注完善公共圖書館整體規劃,推動社會閱讀風氣  閱讀風氣是提升居民文化水平,發展城市人才軟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特區政府回歸後,亦明確提出「在本澳推廣閱讀,培養廣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閱讀習慣和興趣」的工作方向[1];然而,參考過去調查結果,本地居民年均閱讀量為6.6本,超過7成受訪者過去三個月未曾去過公共圖書館[2],情況與領先地區或國家存在較大差距。

圖書館作為滿足居民在資訊、研究、教育、文化及休閒需要的重要公共文化設施,對營造社會文化風氣,培育居民閱讀習慣起重要作用。根據2020年統計資料顯示,澳門各類型公共圖書館及閱書報室達322間[3];然而,儘管數量眾多,但很大部分並不對外開放。市民的閱讀需求主要依靠公共部門轄下圖書館及閱讀室,而過去社會一直有意見指本澳的藏書量、書本選擇方面有待加強。加上隨著社會發展,主要居住區份的轉變及各區人口的增長[4],以氹仔中心區為例,區內有75,700人,佔總人口11.1%,但特區政府轄下的公共閱讀空間並不多,只有中央公園內的氹仔圖書館、濠景及湖畔的親職教育中心,另一個圖書館(氹仔黃營均圖書館)已於本年1月1日起停止服務。因此,當局有必要針對城市發展所需,藉推動新中央圖書館工程之機,調整並優化現有公共圖書館的整體規劃。

從小培養、營造快樂的閱讀環境對閱讀習慣的養成起關鍵作用。2021年,國家發改委等二十三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為兒童設立專門培養閱讀素養以及文體活動的公共空間,拓展兒童閱讀空間,開展兒童友好圖書館建設[5]。

綜觀澳門,現時專為兒童及親子閱讀而開設的公共閱讀場所僅有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兒童圖書館、中央公園內中的兒童圖書館及氹仔兩間親職教育中心,無論在面積大小及位置分配上,都無法滿足家庭對親子閱讀的需求。為此,本人提出以下幾點質詢:

  1. 為了優化本澳的公共圖書館的空間面積和設計規模,藉澳門新中央圖書館建設工作開展之際,政府是否有計劃制定針對本澳圖書館建設的整體規劃方案,以“新中圖”作為中心館,打造以中心館為樞紐的,以“總館–分館”模式延伸的公共圖書館網絡體系?
  2. 針對公共圖書館服務的規劃方面,可否參考內地廣州市的做法,為人口與公共圖書館面積、館藏量、及年均新增入藏館書等制定指標,以及規定設置24小時自助圖書館的做法[6],以提供足夠的圖書館資源,鼓勵社會閱讀風氣,打造澳門文化之都?
  3. 請問當局會否考慮設立更多兒童圖書館,或參考內地廣州市規定各級圖書館的少年兒童閱覽區域面積不低於全館借閱服務區域面積的百分之二十[7],拓展兒童閱讀空間,推進兒童友好圖書館建設,以提升兒童對閱讀興趣?

參考資料:

[1]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2000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社會文化司領域施政方針,https://bit.ly/3uX0KMk
[2] 《2015年澳門公共圖書館問卷調查》,文化局,https://bit.ly/3oXoAno
[3] 《2020年澳門圖書館事業回顧》,澳門圖書館暨資訊管理協會,https://bit.ly/3sLI7se
[4] 2021人口普查初步結果,統計局,https://bit.ly/33sGWFx
[5] 《關於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https://bit.ly/3rTiQx2
[6] 廣州市“圖書館之城”建設規劃(2015—2020),https://bit.ly/3JAmKAP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