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資料顯示,本月三天端午節假期錄得約34.2萬旅客入境,平均每天約11.4萬人,比去年約10萬人次略高。立法會議員施家倫表示,隨著旅客數量的持續增加,旅遊喜好的轉變,對旅遊產業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發展智慧旅遊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期望用好數據開放鼓勵業界深化智慧旅遊功能,實現“促進智慧旅遊的成熟發展”的目標,以及交代“智能行程規劃網頁”推出至今的使用情況,優化網頁增加更多路線在當中,例如博物館路線、親子遊、澳琴一程多站等,為旅客提供更多元的選擇。
施家倫表示,近年當局雖然不斷探索在智慧旅遊的研發和投入,先後在不同景點加入VR、AR元素,整合不同手機應用程式平台,構建“澳門旅遊數據+”平台的內容,然而,目前在數據應用上仍然僅讓業界直觀瞭解到一些表面的數據呈現,未能深入挖掘數據背後的潛在價值和用戶需求,無法實現精準的旅遊服務優化和市場預測。
根據《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指出,階段性計劃要利用大數據技術,提升業內資訊互通性,從而達至促進智慧旅遊的成熟發展遠景,可見,加大力度釋放數據應用的潛能是十分必要,例如構建數據分析平台,通過旅客特徵、地理位置和時間範圍等各種參數動態過濾或深入挖掘數據,以獲取洞察力。同時促進酒店、餐飲、中小企等與旅遊產業數據互聯互通,精準把握市場需求、旅客偏好和消費習慣等,從而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產業鏈的緊密聯繫,助力本澳旅遊業蓬勃發展。
另一方面,當局於2021年在“智能行程規劃網頁”的基礎上推出“澳門滿Fun”智能行程規劃,讓旅客可透過智能技術自行規劃行程,並提供“中區世遺遊”、“望德堂文藝遊”、“氹仔葡韻遊”及“路環悠閒遊”四條特色路線供旅客參考,推進澳門智慧旅遊發展。有見該規劃網頁已推出一段時間,都期望當局一方面能加大豐富網頁元素,例如將內地或國外點評應用程式整合到當中,便於旅客即時掌握景點或商鋪評價和資訊;此外,本澳旅遊亦隨著市場變化衍生出多個各具特色的路線,例如博物館路線、親子遊,甚至澳琴一程多站等,都可持續優化、提供不同的旅遊路線供旅客參考,以彰顯本澳旅遊的獨有特色,充分發揮智慧行程的便利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