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羅彩燕促興建法醫學大樓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及維護生命尊嚴的書面質詢(附質詢回覆)

議員之聲|羅彩燕促興建法醫學大樓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及維護生命尊嚴的書面質詢(附質詢回覆)

鄰埠香港於去年落成和啟用法醫學大樓,提供830個遺體儲存空間,集合了公眾殮房、解剖研究、法證偵查、教學培訓等多功能於一身。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而「死亡」這一個人生終點站,更應值得社會的尊重和重視,然而基於華人風俗文化,關於死亡的話題充滿了忌諱與迴避,社會鮮有公開提及討論,繼而令到相關政策如臨終關懷、火葬場設置、醫院殮房人手與配套等問題多年來停滯不前,但大家視而不見避之不談,並不代表問題不存在,反而令到我們每一個人生命的最後尊嚴,都難以得到保障。

回顧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死亡人數急升,殮房處於近乎癱瘓的狀態,逝者最後的尊嚴固然談不上,隨之而來的更是岌岌可危的公共衛生危機。撇除新冠疫情影響,澳門近十年的年均死亡人數達2000人以上,但負責臨時存放遺體的醫院殮房卻只有僅僅數十個格位,故此在實際操作上,往往需要共用空間,不一定能夠確保逝者的最後尊嚴。據悉更甚者,基於各種理由或程序,未能及時認領或處理家屬遺體,須知殮房僅屬於臨時存放,其儲存溫度並非零下,而僅為四度,若然長期存放會出現細胞分解腐爛,不但進一步壓縮和減少格位,更容易釀成公共衛生安全風險。另一方面,負責捍衛社會公義、捍衛死者尊嚴、還原真相的法醫部門,不止其工作空間有限,其相關設施設備多年來亦未得到重視和改進,如負壓換氣系統、液壓升降床等設備皆欠奉,面對高危工作環境,難以保障法醫人員自身安全,亦存在對公共衛生環境的威脅。

對此,本人謹提出以下質詢:

  1. 隨著澳門老齡化問題持續,預計本澳未來將長期面臨人口高死亡率的狀況。請問有關當局會否因應社會實際需要,盡早啟動臨終關懷服務的推廣?在有關服務的實施方面有何計劃?
  2. 關於備受爭議的火葬場選址問題,請問特區政府會否考慮善用中央給予的海域管理範圍內的填海地設立有關服務?對此請問特區政府未來有何規劃?
  3. 請問特區政府會否考慮充分利用新的填海用地,在遠離民居的情況下,選址興建多功能法醫大樓,以提高有關工作環境質量及回應社會發展和需求?

澳區政府衛生局就質詢回覆如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