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國家「3060」雙碳目標的確立,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推動環保工作的開展,在各項環境指標均取得一定改善,為城市發展及居民生活方面提供更健康、綠化的環境。然而,餐飲業的油煙排放作為民生長期關注的問題,亦是空氣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其監管制度經過社會十多年的討論,至今仍未見完整機制,亦令不少鄰近食肆的居民苦不堪言。
參考現行制度,本澳餐飲業主要分為三類,分別為第16/96/M號法令所指,由市政署及旅遊局發牌的食肆,以及經市政署《外賣食品活動場所的登記制度》規範的外賣店。但細看相關規定,目前僅市政署發牌的食肆在第01/2019號會議第12項決議下,對油煙排放的各項指標作出明確要求,而旅遊局及外賣店則未見監管,對權限部門處理相關投訴時存在困難。根據有關部門回覆議員質詢時亦指出,在具體法規出台前,人員僅以勸籲及派發指引等方式建議商戶改善,對問題的實質解決未能起到有力作用。
事實上,環境保護局早於2015年9月完成《澳門餐飲業油煙排放標準及完善監管制度》的公開諮詢並公佈總結報告,相關文本獲社會普遍支持,但經過十年時間有關制度的工作一直未有下文。隨後在回應質詢政府表示《餐飲業場所的油煙排放標準及設備管理規定》和《餐飲業油煙排放控制設備資助計劃》兩項行政法規草案已於2020年9月完成法律分析,但三年過去相關法規一直未有提上日程。
鑒於居民的長期反映,以及澳門環境保護工作的需要,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 針對《餐飲業場所的油煙排放標準及設備管理規定》和《餐飲業油煙排放控制設備資助計劃》已完成法律分析一事,請問當局相關行政法規目前的進度為何?又將於何時公佈供社會及相關商戶參考討論?
- 過去當局曾表示,曾涉及油煙投訴之場所,經《環保、節能產品和設備資助計劃》購置或更換油煙處理設備後,約八成得到實質改善,而相關計劃已於2015年12月停止申請。經過8年時間,本地環保節能技術獲得了較大程度的發展,加上政府2030年碳達峰的政策目標,請問當局是否會考慮在《餐飲業油煙排放控制設備資助計劃》出台前,重新推出環保設備資助計劃,以鼓勵更多本澳食肆,乃至其他商戶使用符合綠色標準的設備產品?
- 參考國家經驗,除持續優化標準及執法外,亦透過餐飲油煙實時監控等智慧手段輔助監管。請問當局在《餐飲業場所的油煙排放標準及設備管理規定》行政法規當中,有否納入智慧科技等監管措施,以完善相關法規的管理力度,並降低巡查帶來的人力和時間成本?
澳區政府環境保護局就質詢回覆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