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馬耀鋒就關注澳門人才服務相關配套的構建工作的書面質詢

議員之聲|馬耀鋒就關注澳門人才服務相關配套的構建工作的書面質詢

《人才引進法律制度》於本年7月1日正式生效,政府亦先後明確大健康及高新科技產業人才引進的相關要求,加快吸納產業「領頭羊」及專業人才資源,為推動本澳「1+4」經濟適度多元佈局打下重要法律基礎。然而,正因為人才作為經濟及產業發展的第一資源,國際及周邊城市除制訂積極的引才政策外,更著重於人才服務方面的投入;本澳已明確人才「引進來」的制度,未來如何進一步完善人才服務體系,將影響著澳門對人才資源的吸引力和城市競爭力。

例如,參考同樣銳意推動高新科技產業發展的上海,除常見獎勵措施外,當地政府推出一系列便利到滬人才的友善措施,包括針對各類型人才在工作期間的跟蹤保障,統籌協調各區及行業主管部門開展點對點服務,同時在出入境、金融信貸、合同糾紛、專利申請等常見問題提供即時援助,以及在子女入學、同行親屬辦證及銀行業務等方面設置一鏈式的綠色通道,並協助組織科研專家、研運人才及產業資源等,助力組建合伙人團隊。而參考本澳相關措施,除提供諮詢服務外,暫未見在相關方面作出突破。

另一方面,金融領域對產業發展的賦能作用至關重要,鄰近地區在私募基金領域的發展相對成熟,更有地區政府自行設立天使基金和種子投資基金,或設立金融機構與企業直接對接的平台和服務,以加快具前景企業及「產學研創」的發展進度,實現利益共享;根據政府資訊,在相關措施方面未見優化更新,本澳金融融資的彈性和多元性是否足以支撐未來新興產業,尤其是高新科技產業的發展需要,值得政府當局深思。此外,《人才引進法律制度》設立後,除被動等待人才來澳,更應透過市場機制,主動引進行業優秀人才,例如,國內推出針對性措施,對成功引進海內、外一流人才的企業提供獎勵及補貼,以提升人才引進的積極度和效度,相關經驗值得借鑒和參考。

對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1.就人才服務方面,請問除現有的諮詢服務外,本澳在相關領域有何具體措施和工作?當局未來在人才服務方面,又有何措施制訂的計劃和部署?

2.在產業融資方面,請問當局將如何降低來澳產業人才的融資成本?當局又會否在現有的《企業融資貸款利息補貼》及《中小企業信用保證計劃》等措施的基礎上進行優化,針對不同產業領域制訂專有計劃,以符合本澳「1+4」產業佈局?

3.在引才方面,請問當局在現有恆常的高薪崗位資訊發佈等措施外,有何更主動積極的部置?當局又會否參考外地經驗,對引入一流人才的企業提供鼓勵措施,加強人才引進的力度,並為本澳引入產業發展所需人才?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