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1屆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在10月完結,吸引大量本地居民和旅客觀賞,為配合相關活動,現場實施多項臨時交通管制及限制泊車措施(如臨時封閉交通、有限度通車、臨時設置車輛停泊區、公共交通改動安排),以疏導候車乘客。
其後澳門報章報道巴士路線出現超載情況,海洋花園巴士站在煙花演出散場後出現逾千人爭上公共巴士前往澳門半島的混亂狀況,縱使警方有派員在場維持秩序,仍難以控制場面。網絡社交媒體亦顯示,輕軌海洋站出現大量離開的人潮。
在政府《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中“三張網絡”的規劃內容中,軌道運輸為交通建設規劃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要件,更定立在2030年的輕軌網絡規模日均客流量預計可提升至13.7萬人次。年內輕軌媽閣站即將開通,現時輕軌售票處雖可受理多種本地及境外的支付工具,用以購買車票付費,惟對比現時電子支付方法,方式略為有限。鄰近地區亦多以網絡或手機小程序作購票,以二維碼掃描形式入閘,以增強其便利性。
在當局著力發展軌道運輸的規劃下,應進一步整合現時澳門的交通網絡資源、結合澳門旅遊業及居民生活出行的習慣,去達至相應目標。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 整合上述情況,日後當局會否在舉辦澳門大型活動時,充分運用輕軌路網,如增發班次或在旅客中推廣,用以優化本澳重點活動的交通配套,從而在特別活動日子中發揮輕軌的效益?
二、 就2022年5月17日羅立文司長回應傳媒表示,政府資本的輕軌公司與私人營運的巴士公司之間,當時是很難作出轉乘的聯動優惠活動。而輕軌營運合約快將到期,為達至更有效利用新媽閣站作為交通樞紐的角色,使巴士與有軌運輸間更好的結合,減少市民出行時間及金錢成本,當局會否進一步研究在未來輕軌營運簽訂新合約時,提供更多輕軌與各種澳門公共運輸之間的轉乘支付優惠,同時增加新的支付或入閘模式?
交通事務局就質詢回覆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