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前筷子基北灣多棵樹木因工程被斬除,由於當局未能事先向社會溝通解釋有關樹木處理方式,引起社會關注。近日,政府公佈利用黑沙十公頃土地建設青少年活動體驗營規劃,當中計劃於黑沙水庫旁圓形迷宮平台建設觀音藝術雕塑。然而,有關項目政府事先未向社會透露,在有關地段工程開展後,社會仍不清楚有關工程具體為何,直至政府公佈黑沙青少年活動體驗營規劃時表示有關地段擬建設觀音像,且已經以直接採購方式、以四千兩百萬元向內地公司購入,引起社會爭議。上述因政府工作不足引發的社會爭議反映施政透明度不足,政府施政有待改善。
2021廉政公署工作報告指,從過去處理的個案可見,不少投訴源於行政機關與居民之間的溝通問題,亦與信息透明度有關。2023年度施政報告指,政府施政還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還需要不斷提升,部分政策效果未能達到居民和社會期待。
因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第一,施政透明與良政善治密不可分。提升施政透明度,除滿足居民“知”的需求外,亦可以匯集民智,提升施政效能。請問,政府未來如何持續加強居民知情權、監督權,強化政府與居民之間的溝通,提升施政透明度,推動良政善治?
第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澳門回歸二十周年大會暨第五屆特區政府成立典禮上曾經提出:“要適應現代社會治理發展變化及其新要求,推進公共行政等制度改革,提高政府管治效能,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請問,政府未來如何因應社會訴求的多元化持續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以建立廉潔高效、便民便商的服務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