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歸以來,政府透過多舉措維護和發展婦女權益,女性社會經濟地位、社會參與度及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不過,女性勞動權益仍有改善的空間。
“澳門婦女發展目標”(“目標”)中長期措施提出加強對在職孕、產婦的勞動保障,研究在《勞動關係法》中增加哺/集乳時間的規定,讓受僱於私營機構的初生嬰兒母親獲取法定的哺/集乳時間,並統一公共部門與私營機構的產假天數。
當局早前回覆議員關於“目標”提出統一公共部門與私營機構產假天數書面質詢時表示,任何勞動政策的制訂均須作整體考慮,結合澳門特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實況作出考量,會持續以開放態度聽取社會各界人士意見和建議,結合澳門特區實際情況審慎研究。有關表述令社會擔憂有關措施或將落空。
2023年至2025年是“目標”長期措施執行期間,但時至今日,對於加強在職孕、產婦勞動保障及統一公共部門與私營機構產假天數之目標,相關部門依然無任何規劃出台。雖然行政長官早前表示,勞動法律法規修改方面,經濟財政司已作安排,會開展社會諮詢工作,但有關修法安排具體為何,社會並不清楚,尤其今年度施政報告並未列入任何勞動修法項目,加之勞動修法過程複雜漫長,社會質疑“目標”中關於女性勞動權益之措施能否如期實現。
因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第一,婦女及兒童事務委員會2022年度第二次全體會議簡介了“澳門婦女現況報告2022”初步結果,顯示疫情下澳門婦女的生活和就業受到挑戰,婦女對家庭照顧支援服務有一定需求,以及婦女的家庭角色、性別角色及職業角色均發生轉變。面對這一情況,政府相關部門會否在“目標”2023年至2025年長期措施實施期間對政策措施作出針對性調整,以適應婦女需求及角色發生的變化?
第二,“澳門婦女現況報告2022”何時能夠向社會公佈?
第三,行政長官表示經財司正在進行勞動法律法規修改安排,請問,有關修法安排具體包括哪些方面?是否包括“目標”提出的加強女性勞動權益保障之相關措施?澳門婦女發展目標跨部門工作小組將如何有效推動落實“目標”各項勞動權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