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是城市發展的基礎性資源,隨著城市化進程和經濟發展,以及日趨嚴重的環境污染,水資源日趨緊張,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瓶頸。推進污水深度處理,普及再生水,提高水資源綜合利用率,是促進循環型節水城市建設的重要舉措。
澳門水資源極度缺乏,原水供應主要依賴內地。為保障供水安全,政府除依賴國家大力支持外,亦探索水資源循環利用,推動中水回用項目,並為此訂立了短、中、長期目標,希望最終將中水用水量增至全澳總用水量的10%以上,構建節約用水型社會。
中水的使用涉及中水技術規範、水質標準等的制定以及污水處理廠設施的更新等工作。當局曾預計在2025年前完成路環中水站第一期工程,向石排灣公屋及澳門大學橫琴校區供應中水。不過,鑒於環保局早前向土地工務運輸局申請進行的路環污水處理廠升級規劃條件圖並不包括任何中水處理設施,顯示路環污水處理廠中水設施建設似乎仍未開展。
因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第一,當局去年十一月回覆議員書面質詢時表示,已訂定《中水公共配水及屋宇配水的技術規章》及中水水質相關標準的擬本。請問,當局何時能夠將相關技術規範及標準納入《澳門供排水規章》,以盡早完成修法工作?
第二,路環污水處理廠中水設施建設何時開展?能否如期於2025年前完成第一期工程並向石排灣公屋及澳門大學橫琴校區供應中水?
第三,《澳門再生水發展規劃(2013-2022)》諮詢總結報告指,政府將推動及鼓勵未完成設計或圖則審批程序的路氹城大型娛樂場設施建設雙管道系統,以便日後具條件時使用再生水。請問,路氹城大型娛樂場所有多少在興建時已經鋪設雙管道系統?當局會否在2025年路環污水處理廠中水設施第一期完工後一併向有關大型娛樂場所供水,以提升中水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