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澳區政府衛生局關於立法會何潤生議員書面質詢的答覆

澳區政府衛生局關於立法會何潤生議員書面質詢的答覆

遵照行政長官指示,經徵詢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社會工作局之意見,本人對立法會2023年2月13日第136/E103/VII/GPAL/2023號函轉來何潤生議員於2023年2月3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2023年
2月14日收到之書面質詢,答覆如下:
特區政府一直關注兒童的身心發展及健康成長,衛生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和社會工作局組成跨部門協作組,統籌和優化兒童早療服務,落實“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理念。

特區政府於2016年和2017年先後成立兒童綜合評估中心和兒童康復治療中心,為0至6歲患有發展障礙的兒童,提供篩檢、評估、治療和康復訓練等服務。截至2023年1月,兒童綜合評估中心初診的輪候時間平均約4周,兒童康復治療中心職業和語言治療的一般個案平均輪候時間約8至11周,嚴重個案則立即治療。衛生局將持續通過延長服務時間、增加周末服務,以及向非牟利機構購買早療服務等措施,爭取將治療的輪候時間縮短。

為進一步加強兒童語言治療的工作,衛生局引入人工智能語言治療輔助系統,現時系統已在衛生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和社會工作局轄下多個兒童早療機構使用。系統自2022年3月起開始運作至今,有超過1,000名兒童使用,當中約200名兒童在家居使用,總使用量逾4,000人次,為有語言障礙的兒童提供及時、有效的康復訓練。特區政府將繼續關注早療服務的供求情況,按需要和資源條件拓展相關服務,以回應早療服務的需要。

在家屬支援服務方面,社會工作局透過財政及技術輔助,支持4間早療服務設施為發展障礙兒童提供早期訓練、專業治療、暫托服務、家長培訓和家屬資源服務,並開展“早療服務家屬支援活動資助計劃”,資助早療設施推動家屬支援工作,透過多元化的培訓及活動,協助家長掌握在家教導和訓練子女的各種方法,強化家庭的康復功能。

在醫療人員的專業培訓方面,第18/2020號法律《醫療人員專業資格及執業註冊制度》統一公、私營十五類醫療人員的資格認可、執業註冊及強化紀律制度,以及建立了資格認可考試、實習、持續專業發展學分制度等機制。當中,醫療專業的畢業生除了其學歷需符合資格認可的準則外,還需要在獲認可的機構實習。而強制性的持續專業發展學分則作為醫療人員執業註冊的續期條件之一,醫療專業委員會負責認可本澳及外地的培訓活動,以確保培訓活動的質量。現時,合資格參與2023年實習的語言治療師共有25人,將進行為期6個月的實習及10個單元的理論培訓。面向語言治療師專業的獲認可本地培訓機構及活動分別有9個及16項,外地培訓機構則有16個。

澳門理工大學於2017/2018學年起開辦了三屆“言語語言治療理學士學位課程”,就讀首屆課程的學生已於2021年畢業,陸續投入就業市場。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持續為服務非高等教育學生的治療人員、訓練人員及輔導人員舉辦與學生工作相關的培訓,2023年預計提供約400個培訓名額。

衛生局局長
羅奕龍
2023.03.0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