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病毒肆虐三年來,本澳的經濟社會民生遭到嚴重衝擊,社會不少聲音希望政府能放寬防疫政策,讓本澳的經濟能逐漸復甦,減少對居民的影響。而隨著病毒毒性的減弱和疫苗接種的普及,特區政府去年底跟隨國家相關政策放寬管控措施,實施“乙類乙管”, 將感染新冠病毒作為風土病對待。
本澳自去年底放寬防控措施之後,被感染的人數迅速增加,出現一波疫情高峰,亦有不少長者或有基礎疾病的人士感染後轉爲重症甚至出現死亡的情況,令人心痛。期間亦對本澳的醫療系統帶來極大挑戰,不少醫療人員爲支援工作,不惜超時工作、帶病上陣;疫情同時對不同行業的人力資源造成壓力;殯儀服務等亦都出現史無前例的壓力,令數以百計的家屬無法妥善處理逝者後事;此外,本澳的藥品和生活物資亦出現不同程度的短缺,整體對社會的運作、居民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一定影響。
特區政府因應情況作出了一系列的應變措施,包括調動公私立醫院醫療服務和設立社區門診,並透過發動民間醫護力量分擔醫療壓力,以及實施藥物限購措施等。最終在特區政府、社會各界和醫務人員的努力和堅持下,本澳渡過了一次高峰期的挑戰。在此,本人向逝者表示深切哀悼以及向其家屬致以親切慰問!亦要向參與工作的醫療和抗疫人員,以及致力維持社會正常運作的機構、企業和工作人員表示衷心的敬意!
現時雖然高峰期已過,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確診人數,對醫療系統、藥品物資、殯儀服務等存在一定的需求。此外,不排除再出現變異株和大規模爆發的情況。特區政府要吸收今次的經驗,爲預防下一波高峰和常態化疫情作出充分的預案和準備,做好醫療系統建設和人員的安排,爲有需要的患者提供適切保障,並讓醫療人員能有足夠的休息與保護;推動疫苗接種工作,確保足夠的藥品供應和嚴格執行藥物限購措施,避免出現走水貨和囤積的現象;要為長者、具有基礎疾病患者和弱勢群體等提供足夠的支援、保護、跟進和醫治服務,減少出現重症和死亡的情況;並希望能協助死者家屬妥善處置遺體,減輕家屬的壓力。
而隨著防疫措施和通關限制的放寬,本澳的經濟社會逐漸恢復運作,加之隨著春節假期的到來,相信不少企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將逐漸增大。在疫情常態化下,希望能夠做好僱員的工作保障。現時本澳的失業率高,失業者眾,期盼經濟的復甦能為求職者帶來希望。呼籲企業積極聘用本地僱員;促請當局加强就業配對和職業培訓等工作,確保本地人優先就業的政策更好落實,努力協助失業者就業,並爲企業的復甦和運作提供合適的人力資源,同心協力,一起奮鬥,推動經濟社會加快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