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澳核酸檢測費用雖然經政府努力下多次作出調減,但仍然相較內地貴,在疫情常態化下,所謂小數怕長計,對一些有剛性經常需要做核酸的群體構成一定的經濟負擔;而一些本澳舉辦的活動,主辦單位亦會要求參加者出示核酸檢測結果,無論是主辦單位抑或參加者支付都產生了額外的成本。
此外,現時免費核酸檢測則不能作為通關。雖然當局在施政辯論時回應了政府所存在的困難,但實際上,特區政府曾對今年八月二日至三日於所有免費核酸檢測站完成採樣的人士,包括重點人群和離家工作人群,均會將其核酸檢測結果上載健康碼及准許作通關用。因此,從技術上理應是可以解決。面對內地清零政策不變,疫情持續之下,政府有需要創造條件進一步優化防疫措施和減輕居民的防疫開支,以減少給居民帶來的不便和負擔。
另一方面,社文司司長在立法會回覆本人有關減輕居民核檢負擔的問題時表示希望盡量用一些取代的措施,考慮用抗原測試取代核酸檢測,同時會更加精準去做好防控,盡量將需要核酸檢測的人群不要放得太大,從各個方面去做改善。對此,本人肯定有關的施政方向,但希望能夠盡快推出具體措施,並能夠向居民提供充足的快速測試套裝,方便和鼓勵居民不時進行自願性質的檢測。
為此,現提出如下質詢:
一、針對一些有剛性經常需要做核酸的群體以及參與活動的人士,當局能否為他們實施減免措施?另外能否實施免費核酸檢測結果可以上載健康碼及作通關用,以減輕居民的經濟負擔?
二、對快速抗原測試方式取代核酸檢測方面,當局目前有何具體構思落實有關政策?此外,社會可能會有擔心供應的問題,而現時政府正在推行的一些口罩供應計劃都做得很好,未來政府可否考慮參照有關做法,針對快速抗原測試用品都能做一個供應計劃,方便居民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