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前,政府發佈有關應對“6.18"疫情的總結報告以及《應對大規模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預案(第二版)》,總結經驗並提出優化建議。但更關鍵是落實執行的細節,讓居民得以配合防疫工作,知悉防疫資訊等,以提升防疫效果。
一方面,特區政府近年積極透過資訊科技優化服務提供,以便利居民和加強訊息發佈;因應疫情防控工作推出“澳門健康碼”手機應用程式,以識別和限制有感染風險者參與群集性或跨境活動,亦設有行程記錄和風險檢查功能,大大提升防控工作的成效。由於不少公共或私人場所均要求出示健康碼綠碼及掃描行程碼,若無法出示健康碼就寸步難行,故相關系統的穩定性非常重要,否則將會嚴重影響居民生活。
另一方面,由於各類防疫或入境措施不斷變化,居民要完全掌握相關資訊和理解措施的細節並不容易;當局除了透過新聞發佈會和網上平台公佈疫情資訊外,亦設立熱線和網上諮詢求助平台等渠道供居民聯絡,積極回應居民,但有關工作仍需要持續優化,以及早和有效地回應居民的各類疑問和協助解決問題。
為此,本人向當局提出以下質詢:
一、“澳門健康碼”系統已啟用兩年,期間曾出現一些大大小小的故障。當局去年曾於回覆本人質詢時表示,為避免健康碼出現故障,將在行政公職局數據中心建構一套健康碼後備系統,以維持正常運作。然而,早前出現同日較長時的故障情況,令大量居民出行受影響。當局隨後回應表示初步研判是系統工程的管理和設計均出現問題,包括壓力測試或危機處理都未有做好準備。面對防疫常態化,健康碼作為居民出行的重要憑證,當局除了審視今次故障的原因之外,具體進行了哪些優化避免故障發生?是否確保後備系統能夠發揮作用,做到維持正常運作或至少在出現問題後盡快得以恢復?
二、有關查詢防疫資訊的熱線和網上諮詢求助平台,不時有居民反映,即使並非有本土感染個案的期間,相關電話都較難“打通",或無人接聽;而透過電郵或諮詢求助平台等方式,部分情況會較遲回覆,又或難以獲得針對問題的直接回覆。儘管理解有關工作量大,部門亦努力改善,但為了令居民及早掌握資訊,配合防疫要求,當局有何具體措施優化有關安排?除了適當增加熱線或優化平台功能,會否研究透過更多通訊軟件方式加強與居民溝通,及早和有效地回應居民的問題?
三、近年政府在醫療領域更多應用資訊科技以優化服務,包括電子病歷、網上預約和查看與個人健康有關的資訊等,大大便利居民的生活,提升醫療的整體成效;當中更涉及不少個人資料和病歷等私隱,請問當局如何保障相關應用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對於有關系統運作和維護等環節,會否吸取“澳門健康碼”的經驗,以作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