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本報訊】在特區政府及市民同心抗疫之下,本澳是次疫情近四天錄得兩天社區零確診並順利進入了鞏固期,此成績得來不易,除了市民配合政府各項防疫措施外亦有賴各前線工作人員包括醫護,義工等努力不懈,不辭勞苦之成果。
澳門深圳龍華經濟及文化交流促進會副會長李恩廣表示,社會面清零在望之際,是次疫情亦帶出新變種病毒來襲之快及影響之大,實非之前市民所想象的。疫情已經延續三年,影響範圍和深度大大超出爆發初期的預期,也是自澳門回歸以來對經濟最大的挑戰。美好的暑期旺季受隔離政策影響,令許多期待寬關而帶來復甦的中小企大失預算,疫情反覆造成旅客減少,企業面對供應鏈斷裂,資金鏈緊張等多種嚴重問題,難以維持正常經營,中小企對未來感到彷徨無助,認同政府適時推出推出多項扶持措施,以解決企業燃眉之急,但長遠未能解決企業受疫情持續的影響。
李恩廣指出,在疫情常態化之下,零星散發個案在各城市不時出現,即時的隔離措施影響很多已於深合區和大灣區生活、學習、創業及工作澳人,不少原有意於深合區或大灣區置業生活、創業發展之市民亦因而卻步。是次本澳疫情,內地專家也有參與研究,因此建議相關政府部門能在深合區框架範圍內,研究優化本澳與深合區乃至灣區之防疫及隔離措施,冀能在疫情常態化下,繼續參與深合區及大灣區建設。例如將深合區範圍在防疫上納入澳門之防疫政策適用,並讓澳門市民即使在有零星疫情時仍能有條件進出深合區、縮短隔離期或家居隔離等。同時加快審批琴澳單牌車申請手續,據知有四月一日抽到單牌車人士到現在七月底,手續還停留在一半;落實澳車入粵等通關便利措施,相信能加速帶動大灣區發展及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令在橫琴以至灣區有物業的澳人有家可歸,有企業的澳人有班可上,為粵澳一體化長遠發展創造新的條件,注入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