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據澳門日報消息】澳門經濟法律學會理事長何金明表示,今輪疫情爆發,病毒傳播快,認同當局繼續採用“相對靜止”措施配合全民核檢方案,現實亦說明有助降低確診數。
何金明表示,坊間有一些言論,對抗疫措施的實效性存疑,並認為社會付出的代價大,中小企及居民面對迫在眉睫的經濟困局,已宣佈的經援卻遲遲未能實現。他認為行政當局採取的抗疫措施未必是完美,但具適當性及適時性。政府沒有“先知水晶球”,只能在可預測的情況下作出具實效的抗疫措施及推行及時到位的經援,以紓解疫情帶來的壓力。
何金明表示,藉“相對靜止”措施延續,當局宜累積經驗、科學管控、適時調研措施效果,尤其是個案數能否下降至個位數,再決定措施延續情況。促請當局以多角度及破格思考疫情期間及疫後精準經援行動,他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加強宣傳現有抗疫措施,細化措施接觸面,執行到位,讓居民更深刻明白措施內容。
二是制訂疫情經援法律的一般制度。經過今輪疫情,經援的執行刻不容緩,不能讓經援停留在口號中太長時間,訂立疫情經援法律,有助行政當局基於緊急情況能按一般規定推行經援,縮短居民等待時間。
三是構建疫後復甦預案。疫後應如何推動經濟活動,支援民生,穩住民心,不能遲緩或猶豫;只有充足準備,認真思索,堅定執行,疫後復甦才有效。
四是強化科學調研,完善防疫抗疫政策,減輕疫情帶來的經濟損失,並預防可能出現的新一輪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