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走進深合區
第一期“澳門中文媒體橫琴行”
第一期“澳門中文媒體橫琴行”活動於5月19日至20日舉行,主題為“琴澳融合 · 雙城生活”。究竟澳門人在深合區的生活是怎樣的呢?今期《澳門》雜誌便隨團走進深合區的醫院、社區、學校和口岸,報道深合區生活的真實面貌。
為增進澳門各界對深合區的瞭解,深合區執行委員會行政事務局、澳門特區政府新聞局、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聯合舉辦這次“澳門中文媒體橫琴行”採訪活動,讓澳門媒體實地考察深合區的民生配套及生活環境。

融合
琴澳兩地共推醫療發展
醫療是不少澳門居民考慮到橫琴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深合區民生事務局代理副局長馮方丹表示,橫琴現有公立醫療機構4家,另有23家社會辦醫療機構以及2家澳門醫療機構在橫琴落地。公立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橫琴醫院,亦預計於2025年建成。

當日正好在橫琴醫院就醫的張健美女士(上方右)提到,初次到此就診時,前台工作人員得知她是澳門居民,還會推薦澳門醫生為她看診。“這裡的醫護團隊十分專業及貼心,電子化預約、掛號、繳費等流程也很方便,加上我有醫療保險,讓我感到熟悉及安心。”語畢,張女士對身邊的澳門醫生趙雲橋豎起大拇指。

橫琴醫院屬區內首家三級甲等醫院,院內聘請了59名澳門醫生常態化出診,讓居民不出島就可享受高水平醫療服務。醫院標識採用簡體、繁體中文及英文,方便不同人士識別;也有精通粵語、英語、日語的人員。

聽到澳門居民滿意橫琴醫院的服務,在旁的醫生護士都感到十分開心。
趙雲橋是第一批在深合區取得短期執業證書的醫生之一,目前除了在澳門的醫院上班,每周還會固定到橫琴醫院坐診一天。他認為深合區病例較澳門多,有助積累更豐富臨床經驗。此外,他認為將澳門的醫療服務帶到深合區,可為更多澳門醫生來到深合區執業打好基礎。
延伸
澳門社區服務擴展至橫琴
為令澳門居民在橫琴也能無憂生活,澳門不少社團早已在橫琴成立服務點,將澳門的社會服務帶到橫琴。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於2019年11月成立橫琴綜合服務中心,設有長者飯堂、小禮堂、耆趣室、閱覽室,舞蹈室等,無論年齡大小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一角。家住附近的居民張女士平時經常帶孩子到中心使用設施,她說,這裡對所有居民開放,孩子們很喜歡這裡的圖書室和遊樂房。


把“澳門解決方案”
帶到深合區
過去兩年,中心服務人次約18萬,生活在橫琴的居民,在這裡可體驗到多元有益的社會服務,解決“一老一小”照顧難題。他們把有效的“澳門解決方案”帶到深合區,推動琴澳融合。據介紹,長者飯堂是其中很受歡迎的一個項目,現時每天有近70人用餐,長者只需3塊錢就能享用可口飯餸,80歲以上長者更可免費用餐。

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去年也在深合區開設了廣東辦事處,並啟用琴澳親子活動中心,將澳門特色服務延伸至橫琴。中心為琴澳親子家庭提供新生兒家庭服務、兒童及青少年服務、家庭服務以及社區服務,至今已為琴澳居民提供24,000多次服務,開展超過50場活動。


把澳門特色社區服務
延伸至橫琴
琴澳親子活動中心的工作人員留意到,橫琴流動人口較多,家長陪伴子女的時間較少,不少小朋友都會自行到中心玩耍。因此,該中心積極透過舉辦活動,希望令家長意識到陪伴小朋友成長的重要性,同時令小朋友透過參與不同活動,獲得更好的成長體驗。現時,中心希望多收集民意及家庭的訴求,為未來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作出貢獻。
優勢
深合區教育體系漸完善
要建立琴澳融合的發展格局,也需要教育事業的配合。目前,橫琴已建成11所教育機構,並成功引進3所國際化辦學機構。全區現有澳門籍學生超過140名。為滿足更多琴澳居民的教育需求,深合區現正加快學校建設和學位擴充。未來3年,深合區公辦幼稚園將增加近千個學位,中小學學位亦增加近6,000個。

深合區民生事務局介紹,今年深合區在招生政策上做出調整,對監護人在橫琴工作和居住的澳門籍學生視同橫琴戶籍安排公辦學位,並積極探索澳門教育政策和福利延伸至深合區。

橫琴第一小學是橫琴第一所”公辦民管”小學,課程設置國際化,課程相對自主及老師用人和激勵機制更靈活。目前,有澳門學生13人,香港學生30多人,外國學生2人。

横琴哈羅禮德學校是一所全日制國際雙語學校,是為了滿足生活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家庭,以及國內外高端人才對子女教育需求而引進的高端國際化教育項目,現時港澳學生佔比約35%。
校長Charles Grayhurst(下方左)表示,學校目前開放招收Pre-K至九年級學生,有雙語導師為港澳學生提供雙語言、雙文化的教學。他相信,學校選址橫琴,有潛力吸引更多港澳及內地學生。


淳于嘉富(右)從澳門的國際學校轉到橫琴哈羅禮德學校就讀一年半,他認為橫琴校園面積較大,設施齊全,雙語教學有助提升競爭力。另外,雖然不在學校住宿,但每日往返琴澳只需半小時,交通十分便捷。
交通
超級口岸智慧城市現雛形
說到交通,目前橫琴口岸及綜合交通樞紐二期工程項目亦正在加速推進建設,深合區經濟發展局代理局長李子蔚(下圖)表示,橫琴口岸一期的旅檢大廳已完成,二期工程主要是客貨車通關設施,目前整體工程完成近七成,部份道路網及建築已封頂,力爭今年底完工。工程完成後將增至30車道,相信屆時能大大改善通關能力及整體交通環境,為將來全面開放單牌車入琴提供支撐。

珠海大橫琴口岸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波介紹,口岸整體實現軌道交通、機動車交通、行人交通的無縫轉換,達到通關與交通快捷高效的設計目標。橫琴口岸地下也將為澳門輕軌未來進入橫琴預留站線建設條件。


2018年,橫琴在全國率先開創全域式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在大橫琴城資物業城市展廳內,利用全息態勢和大數據技術,將橫琴島實體空間映射到虛擬空間,實現一“屏”觀全城,讓業務營運可視、可控、可管,推動城市管理向智慧化、精細化邁進。珠海大橫琴城市公共資源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志強(上方左)表示,希望通過學習澳門優秀的服務居民理念,推動澳門的合作資源落地橫琴,為琴澳居民提供更貼心的服務。

琴澳相融,粵澳深度合作立足時代潮頭。在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和推動,在不同領域積極發展、民生事務不斷完善下,深合區更方便、更優質的新生活,已經指日可待⋯⋯
內容來源:澳門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