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照行政長官的指示,經徵詢衛生局和澳門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意見,本人對立法會2025年9月2日第804/E667/VII/GPAL/2025號公函轉來梁鴻細議員於2025年8月28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2025 年9月3日收到的書面質詢,回覆如下:
特區政府關注失智症醫療服務,已通過設立失智症診療中心和失智症支援中心,提供一站式的診療服務、認知小組和失智症教育訓練課程,以及為輕至中度失智症患者及其家人提供更全面的支援服務。2017 年,衛生局、社會工作局(下稱:社工局)和澳門失智症協會合作開展“澳門特區失智症友善社區約章”計劃,至今已有209個醫療專業團體、中小學和高等院校、長者和青年服務機構等參與,透過組成失智症友善大聯盟,共同在社區中開展各項宣傳推廣,提升居民,尤其是長者對失智症的認知和減低對失智症的負面標籤。此外,長者服務機構亦會主動識別疑似失智症長者,聯繫家屬及協助其到衛生中心進行認知功能評估。現時在衛生局確診並治療的失智症患者共3,830多人,2025年1至8月,衛生局共為2,270多人次進行簡短智能狀態測驗(MMSE),以評估認知功能。
下一階段的“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將以大健康、智慧科技、銀髮產業及長者友善共融環境作為重點發展方向。現時在聽力健康方面,通過衛生局仁伯爵綜合醫院、衛生中心與非牟利醫療機構等社區網絡的聯動合作,為新生兒、學齡兒童、成人、長者等不同年齡層的人士提供覆蓋生命全周期的聽力保健服務體系,開展相應的聽力篩查及評估工作,並在2024年底設立了聽力診療中心,達致“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之目的。另外,在明年進行的“澳門健康調查2026 ”中,將新增聽力檢測項目,以評估社會整體的聽力情況,研究結果將作為本澳日後訂定健康政策方面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在輔具工作方面,社工局近年分別透過兩期先導計劃,為合資格持有“殘疾評估登記證”人士提供購置包括助聽器及相關輔具設備在內的資助。目前,正總結先導計劃的服務經驗,爭取於2025年內推動轉為恆常措施。2024 年,亦透過與民間機構合作設立輔具資源中心,展示不同類型的個人及家居輔具,藉着邀請包括長者服務機構在內的不同團體進行參觀,以及社區講座和體驗活動等,進一步增進居民對輔具的認識和了解。
社工局持續透過社會服務機構和獨居長者專項服務單位合作,為獨居長者和兩老家庭提供家居照護、關懷探訪等服務支援。為強化有關工作,今年將在全澳各區開展獨居長者和兩老家庭的普查及登記,分階段調查及收集資料,逐步建構各區資料庫,將更多有需要的長者納入支援網絡。9月,外展服務隊將聯動社服設施合共71個單位,陸續開展首階段的調查工作,預計接觸約14,000名獨居長者和兩老家庭。此外,受資助的長者服務機構亦會恆常地開展各類適合長者參與的文娛康樂、社交活動、興趣班組,推動長者參與社會;並透過多元方式,教導長者預防和識別失智症的知識。
社區養老方面,特區政府透過打造15分鐘社區長者服務圈,讓長者能在就近的距離獲取文娛康樂、健康照護、體育運動和社會支援服務。此外,亦會適時總結政府長者公寓住宿單位的相關配置、餐廳運用智能科技和商業化管理模式等經驗,為未來公寓服務的發展提供參考。
現時,澳門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的項目,正積極推進2.0版本建設,重點聚焦探索三大方向:打造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高地、建設澳琴中西醫結合腫瘤診療中心,以及深化“大健康+旅遊”跨界融合發展。依託獨特的中西醫資源與平台優勢,產業園目前已初步構建融合高端醫療、康養服務、特色體驗與旅遊休閒於一體的綜合服務體系。
其中,已於今年7月正式開診的名醫堂為產業園首個自營中醫醫療機構,以中醫診療和健康管理為核心,建立階梯式會員體系,專注提供高端醫療與康養服務。針對在失智症等老年病的預防、診斷與調理方面,名醫堂組織相關專家正在推動研究阿爾茲海默症的篩查和診療專題項目。
此外,通過“用藥在澳門+康養在橫琴”模式,實現兩地資源優化配置,長者可在澳門接受先進藥物治療後,前往橫琴,依託優越自然環境和專業康養服務進行康復療養、身體調理和健康管理。
另一方面,珠海橫琴悅椿酒店作為產業園重要康養配套,融合中醫藥文化與高端度假體驗,為本澳長者提供調養身心、紓緩壓力的特色場所。產業園亦正結合自身資源,擬設計推出適合長者的“銀髮主題”旅遊線路與活動,並鼓勵本澳長者參與,在普及中醫藥預防保健知識的同時,有效提升銀髮群體對認知障礙症等常見疾病的主動預防與健康管理意識,從根本上助力長者提升生活品質。
最後,特區政府感謝梁鴻細議員對有關事宜的關心和建議。
社會工作局局長
韓衛
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