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入九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迎來成立四周年。四年來,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和粵澳雙方的共同努力下,琴澳融合持續提速,多項政策成功落地見效。分線管理封關運行已實施了一年多,運行順暢,澳門居民可攜帶過關物品種類愈發豐富,並設有不同人群專用過關通道,便利性不斷提升;“澳門新街坊”項目已可購買入住,周邊配套日趨完善;交通基建“硬聯通”持續優化,澳門輕軌橫琴線已在去年12月正式通車,與內地軌道交通網絡實現銜接。此外,琴澳通關“免下車”便利措施覆蓋範圍不斷擴大,琴澳跨境學生專車服務已推出,琴澳醫院救護車跨境轉運正開展試點。
四年來,琴澳一體化格局初步形成,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止今年6月超過2.8萬澳門居民在深合區就業、生活、居住。隨著琴澳兩地交通軟硬體連接愈發便捷,加上琴澳“團進團出”、“一簽多行”等利好政策相繼實施,橫琴口岸人流、車流增幅明顯。據橫琴邊檢站公佈的數據顯示,四年來邊檢站查驗的出入境人員和車輛年均增幅均超過三成,橫琴口岸日均經常性往返旅客量四年增幅達187%。
然而,在琴澳融合不斷深入、人員往來日益密切。特別是在節假日、大型演唱會及重大活動盛事期間,口岸通關經常出現排隊等候時間較長的情況,亦有很多旅客和居民看重澳門輕軌與橫琴口岸流暢銜接性,選擇乘搭輕軌往返琴澳工作、學習和遊玩。但他們反映,在高峰時段,澳門輕軌橫琴線僅安排兩節車廂,難以快速疏散人流,導致車站內乘客聚集。此外,眾多居民期待“橫琴單牌車”北上政策能盡快推出,但目前仍未有新進展。對此,本人從進一步優化琴澳交通銜接軟硬體配套,提升居民、旅客出行體驗和通關效率的角度,提出以下質詢:
1、特區政府在今年提出將積極推進“橫琴單牌車”經橫琴北上,提及現正進行相關審批程式,同時有關部門正修訂單牌車管理辦法,以及開展二線通關資訊系統建設等配套工作,爭取今年內可以落實。很多居民關心政策的進展,請問當局可否披露更多具體進展情況以及預期的實施時間表,以便居民能夠提前知悉並做好相應準備?
2、澳門輕軌系統實際可支援2節或4節車廂編組運行,請問當局會否因應節假日、上下班高峰期、大型盛事活動和演唱會等因素,研究考慮增加車廂數量,以提升運力,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與效率?
3、目前琴澳跨境通道集中在橫琴口岸,周邊人流、車流疏散壓力較大,特區政府曾在今年4月提及將規劃研究與橫琴直接聯通的新通道,落實加強澳琴兩地“硬聯通”,請問當局現時研究進度如何,是否有初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