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新聞 粵港澳三地聯動舉辦大灣區法律企業交流會 織密跨境法治保障網,護航企業出海與灣區融合

粵港澳三地聯動舉辦大灣區法律企業交流會 織密跨境法治保障網,護航企業出海與灣區融合

【環球新聞報訊】2025 年 9 月 16 日,「粵港澳大灣區法律企業交流會」在澳門盛大召開,同期舉辦第六期國家安全教育(導師培訓)證書課程畢業典禮。本次活動由國際公益法律服務協會(IPLSA)牽頭,聯合澳門律師公會、香港律師會、香港大律師公會及廣東省律師協會等大灣區核心法律團體共同舉辦,吸引 300 多名三地法律界代表、企業負責人及青年律師參會,以「法企對接、跨境破題」為核心,為大灣區法律服務融合與企業「走出去」注入新動能。

高規格陣容聚首,锚定涉外法治建設方向

活動開幕式嘉賓陣容凸顯三地協同力度: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黃柳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 JP、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法務局副局長邱顯哲(行政法務司司長代表)等出席主禮。香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及澳門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更為活動題辭,為活動奠定「協同共建」的基調。

全國政協委員、國際公益法律服務協會主席何君堯律師 BBS, JP 在致辭中指出,本次交流會正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 6 週年、大灣區律師執業試點辦法頒布 5 週年的關鍵節點。他強調,IPLSA 作為依香港《稅務條例》第 88 條成立的慈善團體,始終以「培育涉外法律人才、推動公益法律服務」為核心,截至上週已有約 618 多名港澳律師通過試點辦法獲大灣區執業資質,而 2024 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加強涉外法治建設」的部署,更讓灣區法律從業者迎來「服務國家戰略、拓展執業空間」的雙重機遇。

精准聚焦實務痛點,多維度破解跨境服務難題

本次交流會內容充實,從法律執業者的專業角度、以及企業在國際局勢變化之下拓展國際及海外市場的實質需求和關注,交流會緊扣法律界與企業界核心需求,設置四大平行研討板塊,進行實務議題的討論和精准剖析,邀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法務司司長邱顯哲副局長、香港商經局丘應樺局長、廣東省律師協會、澳門律師公會、香港律師會、香港大律師公會、香港立法會議員、高校教授、資深律師及企業代表共近 30 位專家,展開「靶向式」詳細專題分享|主題涵蓋了企業出海的風險管理、知識產權保障、爭議解決機制成效、跨境企業資金回流、AI 應用等。

深化合作謀長遠,勾勒灣區法律服務和培訓新藍圖

粵港澳大灣區試點辦法自推行以來,共有 618 名粵港澳大律師取得執業資格,分佈在深圳、廣州、珠海等內地九市。在此次活動中,國際公益法律服務協會亦公佈最新的有關粵港澳大律師的調研報告,涵蓋文化、市場競爭、稅務、政策、專業培訓等範疇的現有障礙,譬如在稅務優惠時間要求的實際停留天數難以滿足,粵港澳三地的法律專業培訓學分未能互認互通。協會並提出一系列改善方法,包括建立一站式三地法律服務樞紐、金融機構大灣區律師白名單、協助公證、放寬稅務優惠要求(如參照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的做法,取消居住日數要求,改為直接適用優惠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課時互認、培訓等,會後將提交司法部、廣東省司法廳等政府機構考慮。

本次活動中並進行了第六期國家安全教育(導師培訓)證書課程畢業典禮活動,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法務司司長代表邱顯哲副局長、香港商經局丘應樺局長、國家安全教育(導師培訓)導師朱偉明校長主持、國際公益法律服務協會主席何君堯律師、何君柱律師等出席。本期有八名的畢業學員潘艷彬、張偉明、馬嘉慧、林偉業、鄭志謙、孫英、黎佩真、劉健宇上台領獎。代表學員致辭時表示現時在工作過程中看著報名學習升旗禮的學生越來越多,可見國家安全和愛國教育已經深入人心,本次培訓課程內容十分豐富,導師陣容龐大,課程獲益匪淺,十分感謝協會組織培訓。

參會企業代表普遍表示,交流會搭建了「直接對接三地法律資源」的管道,尤其對跨境實務、知識產權保護等實務問題的解答,為企業海外佈局提供了清晰指引。而法律界代表則認為,活動進一步明確了「融入國家戰略、服務企業需求」的執業方向,未來將更主動參與涉外法律服務能力建設。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