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新聞報訊】由澳門科技大學主辦的「科技大師」系列講座之「重大工程科技創新生態」於2025年9月10日下午在D座演講廳成功舉行。本講座邀請到國家卓越工程師、港珠澳大橋工程總工程師、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首席工程師蘇權科教授主講。澳科大副校監、校長李行偉講座教授線上致辭,龐川副校長向蘇權科教授頒發榮譽聘書並致送紀念品。許敖敖榮休校長亦出席現場。
講座伊始,蘇權科教授通過回顧自己多年來橋樑建設以及擔任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的經歷開啟話題,並分享了總理與副總理對港珠澳大橋的評價。蘇教授強調,踐行「一國兩制」,探索三地融合發展與大灣區協同創新是重大工程得以順利推進的關鍵所在。接著,蘇教授講述了工程建設各階段對應的策略與當時面臨的種種困難,闡釋了當下需要創新的緣由。在工程謀劃方面,蘇教授表示,要以問題為導向,用世界眼光追求高質量建設。例如:在港珠澳大橋建設中,面對海洋環境下的耐久性及抗震性等技術性難題,科研團通過引進先進技術,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攻克了一道道難關。
此外,生態保護也是重大工程科技創新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蘇教授認為,堅持生態優先,保持功能、景觀、環境協調統一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他著重闡述了構建休戚與共的工程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只有各方建立起緊密的夥伴關係,共享資源、共擔風險、共同創新,才能實現工程的長期穩定運行。最後,蘇教授以港珠澳大橋建設過程的短片結束了本次講座。
在問答環節中,有同學提出關於深中大橋對比港珠澳大橋有沒有一些技術革新的問題,蘇權科教授表示,有三大進步,一是鋼筋混凝土變成鋼結構,二是主纜技術提升,三是城管隧道安裝裝備的改進。
新偉浩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為本次講座的支持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