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新聞 馬英九、洪秀柱、劉賜貴、郁慕明、張宗真、楊毅周、蕭旭岑、丘應樺、周錫瑋、汪致重、館長、陳志玲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80週年活動上的致辭 活動高舉「反獨促統」旗幟  何厚鏵副主席主禮

馬英九、洪秀柱、劉賜貴、郁慕明、張宗真、楊毅周、蕭旭岑、丘應樺、周錫瑋、汪致重、館長、陳志玲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80週年活動上的致辭 活動高舉「反獨促統」旗幟  何厚鏵副主席主禮

編者按:8月20日——23日,在永利澳門舉辦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80週年活動取得巨大成功,為擴大影響,定於9月17日在香港愛國主義教育中心、10月25日在台中霧峰林家故居繼續展出。環球新聞報、鳳凰新聞網、共工新聞社、華人頭條、人民日報、澳門日報、中國評論通訊社、中國晨報、數字澳門客戶端等對活動進行了深度報導。21分鐘的「回家的路」宣傳片與12分鐘「歷史書太小,裝不下抗日英烈的偉大」視頻,網路播放量超過一千多萬人次,文字綜合報導網路閱讀量超過一千多萬人次,共近三千萬人次。抗戰史料圖片書畫在環球新聞報上線,21分鐘「回家的路」宣傳片與12分鐘「歷史書太小,裝不下抗日英烈的偉大」視頻在數字澳門客戶端上線。(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監事長、環球新聞報社長邱躍進)

▲主禮嘉賓剪彩儀式

【本報訊】2025年8月20日,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與台灣光復80週年,由澳門中華文化促進會、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橫琴海峽兩岸青年文化交流中心、全球中華文化產業發展協會主辦,台灣光復紀念協會、南京市台屬聯誼會、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華夏藝術畫院以及永利關愛基金會協辦「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80週年圖片、書畫、史料展及學術研討會開幕儀式」。活動於8月20日上午假永利澳門舉行。活動旨在紀念兩岸同胞共同參與抗戰的歷史事件,引導兩岸青年正確認識中華共同歷史,並向並肩抗戰的兩岸先輩致敬。活動吸引超過600名來自海峽四地各界人士出席。

出席的主禮嘉賓: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先生,全國政協常委、港澳台僑委員會主任劉賜貴先生,台灣地區新黨創黨人、新黨榮譽主席郁慕明先生,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先生,廣東省政協副主席、台盟廣東省委會主委張嘉極先生,全國台聯副會長楊毅周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台務部部長李永剛先生,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綜合業務部主任郭曉峰先生,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清末民初革命家、抗日領袖丘逢甲嫡孫丘應樺先生,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團長、中國僑聯副主席、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劉藝良先生,台灣無黨團結聯盟主席林炳坤先生,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姚志勝先生,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會長王建朗先生,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名譽會長、台灣光復紀念協會副團長、執行長蔣友松先生,海峽兩岸關係協會首任會長汪道涵之子、上海向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汪致重先生,澳區全國政協常委、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張宗真先生,及江西省政協常委、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理事長、永利關愛基金會主席陳志玲女士、台灣著名自媒體人「館長」 陳之漢、原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現任榮譽主席蘇士澍。出席的嘉賓還有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劉冠宇,全國台聯聯絡部部長任揮,全國台聯機關黨委辦公室副主任溫崢,劉賜貴主任秘書(副局級)郭凱平,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辦公室二級巡視員曹嵐,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辦公室港澳工作處副處長廖澄澄,廣東省政協港澳台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張澤旺,廣東省政協委員,台盟廣東省委員會秘書長孫繼紅,澳區政協常委、立法会副主席崔世昌,澳區政協常委劉雅煌,全國婦聯常委、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永遠榮譽會長賀定一,澳門基金會主席、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會長吳志良,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監事長邱躍進、秘書長倪孟正,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崔世平、何雪卿 、蕭志偉、黃顯輝,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傅建國、葉兆佳、馬志毅、張明星、阮建昆、吳士芳、高錦輝、崔志濤、黃竹君、羅崇雯、李鵬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會委員:陳家良、余成斌,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張健中、鄭安庭,海協會駐澳門辦事處處長張紅軍,澳門鏡湖醫院院長吳培娟,人民日報澳門分社社長富子梅,中國新聞社澳門分社社長鄭嘉偉,鳳凰新聞網總編鄒明,中華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羅台生,寒舍集團總裁蔡辰威,光復會秘書長、教授韓大勇,中華產業發展協會秘書長張樹榮,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羅福星後人羅秋昭,香港寶聲集團董事長、陳濟棠將軍後裔陳耀璋,中國書法家協會前秘書長鄭曉華,澳門文化廣場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陳雨潤等嘉賓共襄盛舉。通過珍貴圖片、史料與書畫藝術作品,共同緬懷兩岸 3565 萬抗日英烈面對民族存亡,用鮮血與生命寫就了中華民族最悲壯的歷史詩篇。

各位嘉賓致辭結束後,與會嘉賓觀看了「兩岸3565萬抗日英烈的在天之靈,照亮了台灣2300萬同胞回家的路」的宣傳片,台灣著名自媒體人(館長)陳之漢在宣傳片中作為特邀嘉賓出鏡。宣傳片用20分鐘的時間,全景式展現了自1895年日本強行占領台灣到1945年日本投降,這50年間,台灣同胞與祖國大陸手牽手、心連心,共同抗日,打敗窮凶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者,取得抗戰勝利、台灣光復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觀影結束,大會又舉行了25集大型電視連續劇《回家的路》及電影《尋找祖國三千裡》的啟動儀式。

與此同時,大會還進行了「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與抗戰精神傳承研討會」的開幕儀式,該研討會自2017年在南京首次舉辦以來,8年間持續不斷地在中國不同城市舉行,不斷向人們講述抗戰故事,傳遞抗戰精神。之後,全體嘉賓移步到圖文展區,觀看了名為「兩岸3565萬抗日英烈的在天之靈,照亮了台灣2300萬同胞回家的路」的歷史圖片展。

該展區以習近平總書記在百團大戰紀念館的講話為序言,共分九個部分:
一、甲午風雲、清廷失敗;二、屈辱簽約:《馬關條約》的簽定;三、台灣被占全民哀慟、四、乙未戰爭爆發;五、台灣抗日風雲再起;六、日本殘酷鎮壓與台灣人民英勇抵抗;七、全民族抗戰爆發,中華兒女共禦外敵;八、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九、民族將復興,兩岸必統一;結束語部分,再次強調了海內外中華兒女團結起來,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勢力,堅定不移推進兩岸統一進程,為國家統一大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參觀完圖片展區,與會嘉賓又參觀了「烽火記憶・山河同心」書畫展,本次展覽精選 60 餘幅兩岸藝術家創作的抗戰主題書畫及珍貴史料,他們用丹青妙筆,書寫着「抗戰精神」,抒發着「民族大義」。

本展覽即日起於永利澳門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展期至9月21日。歡迎公眾蒞臨,重溫兩岸同胞同禦外侮、共寫民族復興的壯闊篇章。

馬英九視頻致辭

▲馬英九先生

在此,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80週年之際,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於澳門舉辦抗日戰爭歷史史料圖片書畫展覽及學術交流論壇,並特別涵蓋自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至1930年這段期間,台灣軍民英勇抗日殖民統治的歷史,我深感欣慰,我知道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張宗真會長與陳志玲理事長以及橫琴海峽兩岸青年文化交流中心為此活動付出許多努力。對此,我表達深切敬意,我相信青年是兩岸的希望,我鼓勵台灣青年到大陸看看,也歡迎大陸青年到台灣走走,共同開創中華民族美好的未來。

洪秀柱視頻致辭

▲洪秀柱女士

洪秀柱透過視頻向主辦方表達誠摯的感謝,是你們讓兩岸同胞得以齊聚一堂,在史料與筆墨間重溫那段用熱血鑄就的民族史詩。80年前,中華民族浴血奮戰,斬斷了侵略者日寇的鐵蹄。台灣也在億萬同胞的歡呼聲中,重回了祖國的懷抱。活動展出的每一張圖片,都是1895年台灣同胞舉起反抗的決心,是1937年全國軍民同胞衝鋒陷陣的呐喊,是1945年台灣街頭「光復」兩個字背後的血淚。這是兩岸同胞共赴國難的共同記憶,是中華民族永不屈服的脊樑。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這是鐵一般的歷史定論,更是抗戰勝利、台灣光復用無數生命捍衛的真理。從鄭成功收復台灣到抗戰勝利的歡呼,從法理到史實,從血脈到文化,我們本來就是一體。這不是口號,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

這次的展覽特別有意義的是,有許多兩岸青年共同參與在澳門永利紀念抗戰勝利及台灣光復80周年圖片史料及書畫展的開幕式。看著你們,我想起80年前那些為民族存續而戰鬥的青年。他們用熱血澆灌的土地,如今要由你們來接過守護的責任。

書畫裏的每一筆每一畫,都是兩岸文化同源的見證;史料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在呼喚和平與合作。歷史是一面鏡子,今天我們緬懷抗戰,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要銘記:唯有團結自強,才能夠避免歷史的重演。

青年朋友們,願你們透過這些史料觸摸到兩岸共同的心跳,願你們在書畫的墨香裡讀懂文化同源的深情。請記得,我們的敵人曾經讓我們骨肉分離,而今天,我們要用團結讓民族騰飛。

最後,我希望青年朋友們不忘血淚,更要續寫輝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到來!這是我們對80年前犧牲者的告慰,更是我們對未來的承諾。

全國政協常委、港澳台僑委員會主任劉賜貴發言

▲全國政協常委、港澳台僑委員會主任劉賜貴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也是台灣光復80週年,支持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即將來臨之際,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與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台灣光復紀念協會聯合主辦兩岸抗戰史料、圖片、書畫展覽與學術論壇活動,為守護兩岸人民的共同文化基因,集體民族記憶,弘揚國家情懷與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我代表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預祝展覽和論壇活動取得圓滿成功。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偉大抗戰精神的時代力量,他將抗日戰爭壯闊進程中孕育出來的偉大抗戰精神,提煉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企業的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這是先烈用生命和鮮血熔鑄而成的民族資本。

在剛剛過去的7月7日,全民族抗戰爆發88週年紀念日之際,習主席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並強調要講好抗戰故事,把偉大抗戰精神一代代傳下去。在紀念抗戰勝利80週年的重要時刻,傳遞傳遞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決心和意志。

二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犯下罄竹難書的罪行,給中國和世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國人民以巨大民族犧牲,支撐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台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歷史和法理事實不容置疑,血的教訓不容忘卻,歷史悲劇不能重演。今年活動是為捍衛文明底線,弘揚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各族人民團結在以中國共產黨為中流砥柱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全民族共育外侮取得的偉大勝利。

對強行徵地到日軍服役的台灣籍官兵,即在台灣島內的同胞,也通過各種反日反戰活動,經濟的資源,祖國大陸抗戰,從日本以及東南亞等國家海外回國以及島內外考慮到大陸參加抗戰的台胞5萬多人,台胞沒有旁觀,沒有退避,沒有缺席祖國大陸抗戰,而是以多種方式加入抗日大潮,為取得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的歷史性貢獻。

海峽兩岸的仁人志士團結一路浴血奮鬥,最終取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台灣終於回到祖國懷抱。歷史昭示人們,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親情永遠不會被阻隔。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大陸和台灣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抗戰勝利和台灣光復是兩岸同胞共同努力的結果。

在百年變局加速引進台海形勢更趨嚴峻複雜的背景下,民進黨當局不斷進行謀獨挑釁,大肆兜售台獨分裂謬論,罔顧歷史事實。

本次美化日本殖民統治,背叛民族令人不恥。這也警示我們牢記台灣民眾抗日的血淚史,銘記先烈的為民族解放做出的優秀不朽貢獻迫在眉睫。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日本通過侵略戰爭強行割佔台灣,並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慘痛的一幕。日本侵佔台灣50年期間,台灣同胞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持續進行武裝和非武裝抗日。先後有數10萬人堅持以慷慨不死的英雄氣概,譜寫了氣壯山河的民族史詩。台灣同胞應用抗日的史詩,體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的民族氣節,體現了台灣同胞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台灣同胞利用抗日的精神和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所建立的功勳,將被全世界的中國人永遠銘記。

台灣光復的歷史無可辨別的證明,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同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最後感謝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和各主辦方協辦方,為守護兩岸集體民族記憶作出的不懈努力。衷心祝願本次論壇成為智慧匯集的紐帶,增強團結的橋梁。希望各位在交流中凝聚共識,在研討中迸發心思,讓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的偉大真理,為兩岸同胞共同銘記。

台灣地區新黨創黨人、新黨榮譽主席郁慕明發言

▲新黨創黨主席郁慕明

我的童年是逃難的身份,在國家飽受欺淩中成長。今天在座的年輕人,你們是在國家強大的年代,驕傲和快樂的生活著。逃難的人在國家危難的時候,大家一起救難,化解危機聚在一起,共同紀念抗日戰爭暨台灣光復80週年,這是何等幸運的一刻。一個逃難的人跟各位青年朋友們、救難的你們,我們能夠聚在一起,是因為先人的犧牲、前輩的努力,才能有今天。站在他們的基礎上,我們更要繼續的保重,尤其是我這個老人家,我現在的身體狀況是因為我懂得保重,我要好好的活下去。要跟大家相約20年,在100年的時候,我們聚在一起,跟大家共同見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照耀全世界。奮鬥!奮鬥!再奮鬥!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張宗真致辭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張宗真

兩岸3565萬抗日英烈,面對民族存亡,視死如歸、血染山河,用鮮血與生命寫就了中華民族最悲壯的歷史詩篇。歷史書太小,裝不下抗日英雄的偉大,但他們的精神將永遠銘刻在中華民族的記憶中。1895年至1945年,台灣同胞抗擊日本殖民統治長達50年,犧牲軍民65萬,其中40萬平民慘遭屠殺;大陸十四年抗戰,以3500萬軍民傷亡的巨大犧牲,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趕走了日本侵略者,收回了台灣。這些數字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是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面對日本當局內閣成員至今仍每年參拜靖國神社,並在台海、台灣、東海、南海、釣魚島等問題上堅持錯誤立場。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仇恨不可以輕易放下,歷史更不能忘記。忘記歷史就是對未來的背叛。

澳門展覽活動之後,我們9月17日將在香港愛國主義教育中心、10月25日在台中霧峰林家故居展出,同時啟動拍攝25集大型電視連續劇「回家的路」與電影「尋找祖國三千里」。保護兩岸共同的集體民族記憶和民族精神,是當前最緊迫的文化慈善工程,澳門社會要用慈善的視角參與、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支持台灣青年到大陸完成學業、就業、置業、創業,挺身而出,反獨促統,是最大的善舉之一。

9月3日是抗日戰爭勝利日,是一個偉大的日子。1944年,許德衍、潘菽、梁希等愛國人士發起「民主科學座談會」;1945年9月3日,「九三座談會」召開,後發展為九三學社,是「九三」命名的八大民主黨派之一,這一天見證了知識份子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相連的光榮傳統。今天,我們紀念這個日子,就是要繼承和發揚愛國、民主、科學的優良傳統,為民族復興貢獻力量。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即將於202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舉國上下正以高度的政治熱情和歷史使命感期待這場盛典。此次活動的核心是閱兵式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習主席的講話將是向全世界發出的中國新時代最強音。全國人民的期待,正源於對歷史榮光的珍視與對復興前景的堅定信心。

10月25日同樣意義非凡。這一天既是台灣光復紀念日,也是1971年聯合國通過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席位的紀念日。同時,10月25日還是偉大的抗美援朝紀念日。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今天兩岸統一的最大障礙仍然是美國。台獨勢力依美謀獨,美國則拿台灣當棋子,企圖敲詐勒索並阻擋中國崛起。回望1950年,剛剛站立起來的中國是百業待興的農業國,卻敢於面對世界上最先進的工業強國美國,及其率領的十七國聯軍,在朝鮮戰場上針鋒相對。麥克阿瑟曾狂妄宣稱「要在當年耶誕節前結束戰爭」,用小米加步槍,面對美國的飛機大炮坦克,用鋼鐵意志抵抗美國的鋼鐵洪流,把美國聯軍打回三八線,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麥克阿瑟在美國國會上說「中國軍隊的戰鬥意志與戰鬥力出人意料」,李奇微也不得不承認”中國軍隊是當之無愧的勁旅,讓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相形見絀,顏面掃地。」而克拉克坦誠「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將軍」。

今天的中國已今非昔比:GDP是1950年的3000倍,鋼鐵產量是1950年的1600倍。我們的造船能力是美國的200倍,接單量占全球75%,製造業增加值占全球三分之一。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我國GDP總量已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2023年,中國申請人提交的發明專利申請量高達164萬件,遠超美國的51.8萬件和日本的41.4萬件,成為全球首個單年度發明專利破百萬件的國家,占全球總量的近三分之一,中國製造業是美國的三倍,日本的五倍,占全球三分之一。比爾·蓋茨公開說「美國別再騙自己了,說能長期領先中國都是胡扯」。黃仁勳指出,全球約50%的AI研究人員具有中國教育背景,中國高校(如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在AI論文發表量和高引論文排名中位居世界前列。美國頂尖AI實驗室中也有大量中國科研人才,這種人才優勢為中國AI的快速突破提供了基礎。美國的政商界精英們有一共同焦慮,認為中國崛起勢不可擋,擔心美國被中國超越,想盡一切辦法企圖阻止中國的進一步發展。面對美國發起的世界貿易大戰,對中國發起的關稅戰、科學戰、金融戰,今天的中國憑藉自己的實力地位與美國談話,頂住了美國極限施壓,正如國際觀察所言,中國正以「東方巨輪的遠航智慧」,在風高浪急的全球貿易戰中成為不可或缺的穩定錨,這就是今天14億中國人民的㡳氣與實力。

這些成就正告美國與台獨分子:今天的中國己不是1950年貧弱的中國,請你們記住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今天有足夠能力、實力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任何人想阻擋這一歷史進程必將粉身碎骨。

10月25日還是天花病毒滅絕紀念日。這更提醒我們:台獨就是危害中華民族的病毒,必須徹底清除。台獨是死路一條,美國靠不住,統一有好處。那些搞台獨的人,應該有足夠的智商明白這一切,為什麼還要搞?我想最大的可能性是通過購買武器拿回扣、謀取私利,台灣同胞應警惕這個問題。事實上,台灣經濟對大陸的依存度越來越高,兩岸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兩岸同文同宗同祖,大陸不僅僅是台灣同胞文化的本、信仰的源、生命的根,更是台灣最大的市場,是台灣的經濟基礎。縱觀中國歷史,就是一部不斷追求統一的歷史,歷史上,凡是致力於國家統一富強的,才有可能成為大英雄,凡是搞分疆裂土的,不管他有多少的才華,都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受到歷史的審判,人民的審判,無一例外。今天,我們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台灣光復八十周年,應該弘揚抗戰精神,同心協力,在兩岸四地掀起一場反獨促統的運動。

台灣同胞要多瞭解瞭解祖國四十多來翻天覆地變化,尤其是新時代以來所取得的一系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多瞭解瞭解中國共產黨如何領導14億人民正一歩一步走向中國式現代化,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多瞭解瞭解「一國兩制」在港澳的真實偉大實踐。特別希望台灣同胞多瞭解瞭解習近平主席「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創新、問題導向、系統思維、胸懷天下」的治國理政思想,多瞭解瞭解習主席為了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廢寢忘食的奉獻精神,習主席一身正氣,一心為民,一切為公,以身許國,我將無我,近所當近,平其不平的崇高領袖情懷。瞭解這些,台灣同胞對國家的未來、兩岸的未來,一定會信心百倍。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站在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80週年的歷史節點上,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讓我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攜手開創兩岸統一的新局面,共同迎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未來!

全國台聯副會長楊毅周發言

▲全國台聯副會長楊毅周

我們非常榮幸受邀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活動。受鄭建閩會長的委托,我謹代表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向精心籌辦本次展覽的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精心籌辦本次展覽的各個主辦單位、協辦單位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次展覽以兩萬三千五百六十五萬抗日英烈的在天之靈,照亮台灣2,300萬回家的路為主題,展出歷史圖片和檔案實物一天一夜,其中70%是首次公開。一幅作品,定格的是血與火的瞬間,傳遞的是中華民族永不屈服的靈魂和邁進國家統一的必然。

展覽展現了台灣同胞光榮的愛國主義精神,習近平總總書記指出,在台灣被侵占的苦難歲月裡,無數台灣同胞用鮮血的生命證明自己是中國人,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不可分離的成員,高度肯定了台灣同胞的愛國主義精神。台灣同胞是最早起來公開反對日本對台灣的侵略,當時被簽署馬關條約的消息傳出時,台灣民眾率先反對。汪春源等上書朝廷,宣誓抗爭到底。當日軍在台灣登陸時,幾十萬台灣義軍殊死抵抗,日軍不得不以半年的時間,付出傷亡過半的代價才占領台灣。當日軍登陸台灣時、邱鳳揚、吳湯興、姜紹祖率領幾十灣台灣義軍抵抗,日軍半年時間付出過半的傷亡代價才能佔領台灣。日軍哀嘆,直屬罕見,台灣的居民死傷14萬人。雖然日本宣布平定台灣,但台灣人民依然起來,武裝反抗。無數的義軍首領在各地組織台胞起義,用鮮血和生命和日本鬥爭。台灣同胞的非武裝的抗日鬥爭,發起發展企業運動等等,以維護台胞的自身權益。

當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以後,李友邦、林正亨等多達5萬台胞抱著一解放台灣必先解放祖國的信念,越過三千里回到祖國大陸參加抗戰;台灣島內的台胞默默地供奉着神明佛像和祖先牌位和用漢文暗地抵制皇民化,守護著中華的根脈。日本統治台灣50年,台灣同胞抗日50年,從沒有間斷祖國;大陸抗戰14年,台灣同胞共同參與,從未缺席。體現的,這是台灣同胞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愛國主義精神,證明了台灣同胞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

展覽展示了台灣屬於中國的歷史和法理。當然表明還有自古就屬於中國。1941年國民政府對日宣戰,明令廢止包括馬關條約在內的一切政治條件,從管理上就收回了台灣主權。之後的開羅宣言、波茲坦公告,日本投降中形成了台灣歸還中國完整的國際化管理變革。1945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正式接管台灣,宣布從今天起,台灣及澎 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都是在中國主權之下。之後又宣布自1945年10月25日起,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在內的所有日本占領而失去中國國籍的台灣人民,重新取得中國公民身份。此時,中國政府完成了國際法、國內法所有的主權的交割,台灣屬於中國,沒有任何的問題。此後,無論國際形勢、兩岸關係形勢、台灣形勢如何變化,都改變不了台灣主權領土屬於中國,台灣同胞是中國公民的法理事實,當然展現了祖國必將統一的歷史必然和現實必然。台灣問題因民族作戰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終結。

近代以來,中國衰落,積弱積貧的中國慘遭西方列強的侵略,日本趁機占領台灣,對台灣實施瘋狂的掠奪和屠殺,死亡達40多萬人。然而中華民族絕不屈服,經過浴血奮戰,中華民族與全世界反法西斯證明一起,打敗日本侵略者,實現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實現了台灣回歸,這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第一次偉大的勝利,是兩岸同胞共同抗日的結果,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轉折點。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進入了不可逆轉的進程,祖國統一也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時期。80年前兩岸同胞並建議去把侵略者趕出家園,實現了台灣的回歸;80年後的今天,我們更應該攜手團結,實現國家的統一。80年前,日本侵略者想改變台灣人,成為日本人,遭到了徹底的失敗;80年後,台獨分裂世界外部派出的勢力,想把台灣人改變成為不是中國人,也是注定要失敗的;80年前,日本殖民統治者做不到的事情,80年後台獨分裂勢力也一律做不到,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歷史的利潤,更是時代的權威。我們堅信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台灣同胞的愛國主義精神終將重新書寫,中國終將完全統一。

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發言

▲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

非常榮幸接受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的邀請,我來到了澳門參加別具意義的活動。張宗真會長、陳志玲理事長,富有民族情懷,特別是陳志玲理事長為了這個活動還特別跑了兩趟,到了廣東清遠5個小時的車程來見我,也到了台灣來見馬英九先生,我們代表馬英九先生表達對此次活動的的祝福及感謝。

抗日戰爭勝利以及台灣光復80週年,對中華民族來說意義重大。當年在中國國民黨以及中國共產黨精神團結,努力對抗外人,終於艱苦卓絕打下這場勝利,這是民族團結的重大典範,在80年後對我們的這個時代的後人仍然意義重大。

日本政府至今未對許多的歷史道歉,包含慰安婦,我們要銘記在心。我想,如劉賜貴主任以及楊毅周會長提到的,就歷史文化,台灣自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光復80週年,對台灣人來講意義重大。從馬關條約以來,台灣一直在對抗日本的殖民統治,是最早抗日的先驅。我想,就不只是台灣,大陸、澳門、香港各自的法律規定,大家都屬於中國的一部分。而我們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這個是我們在座許多前輩都曾經講過的。最早講的蔣友松先生的祖父蔣經國先生,他說我也是台灣人,我也是中國人。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是大部分台灣同胞內心的一個深埋心底深處的想法。

我非常佩服陳之漢先生,對兩岸交流的貢獻也不可磨滅。我跟他一樣,我們都堅定的認為我們也是中國人,這是台灣同胞大部分內心深處的一個想法。所以在今天抗戰勝利80週年的時候,我這里來到這個有意義的活動,向各位表達我們的致敬,也同時希望兩岸同胞銘記這個歷史教訓。也感謝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常年對中華文化的守護、對兩岸交流的貢獻,也展示了澳門的智慧、發展澳門的故事、宣揚澳門的契機。

2024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馬英九先生一行。習總書記說,今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兩岸青年好,兩岸未來才會好。馬先生也說,如果兩岸的年輕人能夠在較早的階段就認識彼此,奠定友誼,對中華民族的未來一定是非常好的一個基礎,從此以後未來也不會有沖突。馬英九基金會秉持著這些理念,我們推動兩岸青年交流,未來我們希望跟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以及澳門各界有更深一層的交流跟交往,帶著更多的台灣年輕人來認識澳門,包括這個連接東西方的平台,更加的深入了解以及溝通兩岸同胞的血濃於水。

兩岸同胞同根同源,是不可切割的,任何的政治力量都無法阻礙兩岸同胞心靈逐漸的融合。我想這陣子大家各界的努力要慢慢的都會有一些回饋。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發言

▲抗日領袖丘逢甲嫡孫,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

今天我們一起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台灣光復80週年,一起參與了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舉辦的紀念活動。我來參與這個活動以前,曾經轉發張宗真常委關於台灣光復的幾篇文章,其中內容一看就知道下了很大的功夫。因為日據時期的台灣歷史存在很多錯誤和虛假的資料,需要花很大的努力才能準確總結出一條歷史的脈絡。當受到邀請參與在澳門舉行紀念活動,雖然在香港的公務很多,但是我也馬上答應出席,希望能跟大家分享我家族在台灣的血脈和抗日的歷史。

我父親丘瓚是丘逢甲的第三子。在我小時候就跟我說祖父丘逢甲抗日保台的故事,但是我當時年紀少,體會沒有那麽深,直到長大以後了解到抗日歷史的悲壯,才知道祖父曾做過的事情。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的馬關條約,割讓台灣,這讓祖父非常悲憤。他刺血上書朝廷,要求廢約再戰,又變賣家財,號召全台同胞奮力反抗,守護屬於國家的土地。當日軍攻占台北,祖父擔任全團一軍統領,組織一軍與日寇血戰二十晝夜,終於彈盡糧絕,無奈離台,返回內地。離開前他寫下一台詩: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祖父雖然在台灣,想到被小日本殘暴對待的台灣同胞,以悲憤的心情寫下春愁: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回到內地以後,祖父在內地創辦新學培養人才,支持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協助營救革命黨人。在辛亥革命勝利以後,促成廣東和平光復。並作為廣東三個代表之一到南京籌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祖父,一是記掛是台灣的同胞,希望通過教育來救國,實現拯救台灣同胞,令台灣不忘祖國的目標。祖父一生沒有忘記台灣,在1912年去世以前,他吩咐後人,墓葬必須向南要遙望台灣,也希望台灣能早日回歸祖國懷抱。

祖父囑咐我的父親丘瓚和伯父丘琮(丘念台)繼承祖父強國復台的遺志。父親曾任國民黨少校參謀,在抗戰時期英勇抗日,為抗戰勝利作出貢獻。伯父丘念台在局部抗戰時期,「二次出關,三次出塞」,支持東北義勇軍抗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他創辦抗日救亡團體「東區服務隊」進行抗日宣傳,建立戰時學校,蒐集日軍情報等工作。並且邀請台灣青年加入東區服務隊,共同抗日。在抗戰勝利以後,伯父替在廣東的台胞青年陳情,獲取國民政府的體諒和同情,協助在粵台胞返回台灣。伯父到台灣後組織「台灣光復致敬團」,回祖國拜祭先賢,表達台灣同胞對台灣回歸祖國懷抱的民族感情和認祖歸宗的情懷。

他到晚年仍繼續為瓦解「台獨」分裂勢力而努力。在2022年我放棄了在外國企業當高管,榮幸接受中央政府的任命,擔任香港特區政府經濟局局長。背負家族的使命,希望為香港服務,為國家做貢獻,也為實現國家統一盡我所能。丘氏家族的抗日歷史,是台灣同胞抗日歷史的縮影,由乙末戰爭到台灣光復的50年間,台灣同胞寧死不屈,為維護國家主權,與小日本拚命搏鬥,65萬條生命犧牲。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5萬名台灣同胞前赴後繼,奔赴大陸戰場,與日軍決一死戰。在抗戰勝利,台灣光復是3,565萬抗日英烈,以鮮血換來的偉大勝利,台灣光復的歷史恰恰證明了台灣是中國領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同胞是同根同源、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曾深刻指出,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形成偉大的抗爭精神,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

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這個民族氣節,我們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的必勝信念。我們必須按照習近平主席的指示要求,弘揚好偉大抗戰精神,進一步為實現祖國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我希望這次活動,能讓台灣同胞看到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的歷史真相,照亮2300萬台灣同胞回家的路。如今,「一國兩制」在香港和澳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也充分證明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祖國統一的最佳方式,也最符合兩岸同胞的利益。最後我希望台灣同胞和我們一樣,銘記抗日歷史,捍衛台灣光復,回歸祖國的勝利成果,堅守民族大義,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來的干涉,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促進國家統一,共同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副董事長周錫瑋發言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副董事長周錫瑋

很榮幸能夠參加這麽有意義的一個活動。我做過台灣省的省議員,每一年的10月25號,我們都會盛大的慶祝台灣光復節。在台灣省政府會花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好好的去把台灣光復的歷史向台灣所有的同胞去講清楚。更要記得日本是侵略中國的軍國主義。

我在做立法委員的時候,我們無時無刻不會忘記8年抗戰,我們永遠記得日本人在對中國大陸的所有的暴行,記得我們中國人犧牲了3,500萬的人民,換來了中國今天的強大。我在做台北縣縣長,也就是今天新北市市長的這個位置的時候,我到日本的代表處去看看。因為台灣的漁船在釣魚台被日本的軍艦撞沉,船長跟漁民被帶到了日本,要求賠款,要求執行法律上的制裁,所以我到日本的代表處去抗議,我要求日本人做三件事,第一件事,鄭重的正式的道歉,第二件事立刻放人,第三件事賠款。我跟各位報告,在台灣跟日本釣魚台的事情里面,從來沒有像我那一次能夠再次讓日本人道歉、賠款。我必須在大陸的視頻,看到了許多我在日本代表處抗議的事情,除了釣魚台那件事情之外,我還去過三次,我去駡日本人,日本人就是侵略之國,日本應該對台灣的慰安婦要正式道歉,賠款。日本要對他二次大戰對中國的侵略造成的傷害正式道歉。前一陣子講的南海的問題,我要跟各位說,台灣在東沙群島、太平島上有駐軍,證明一件事,南海這些土地、島嶼本來就是中國人的,是屬於我們台灣的大陸人,中國人的,對不對?所以不要讓美國人在欺負人,不要讓美國人在挑撥我們。台灣的台獨是日本人在支持的,在台灣搞台獨的民進黨,後面就是日本人跟美國人的外來勢力,所以今天日本人還在做錯誤的事情,現在日本還想再發展軍國主義,我要跟各位親愛的同胞講,我們不能忘記日本人花了51年的時間發動甲午戰爭,侵占東三省,滿洲8年的抗戰,這都是日本人的暴行。

最近的南京照相館、731部隊,這是我們應該向全世界說明的事實。因為日本人一直在掩蓋事實,美國人在幫他助紂為虐。我們中國人現在強了,我們富強了,我們不是要戰爭,但是我們要中國人的尊嚴,我們要中國人站在全世界上,都尊敬我們是一個和平的愛好者,但是我們不是一個弱者,我們不是一個被欺淩的弱者,我更希望兩岸的同胞真正要團結起來。記得歷史的教訓,要記得我們現在強大了,兩岸同胞絕對不能分裂。我從年輕三十幾歲在台灣選舉,我的第一個口號就是反台獨,我從來選舉在台灣,所有的選舉我都是第一個口號,第一個政策就是反台獨,我告訴各位我沒有失敗的記錄,我都贏了,我都打敗了你。所以今天大陸同胞要相信一件事,在台灣支持一個中國反對台獨的人是大有人在,而且是大得人心的。

今天來到這里,讓我回到了我過去。我父親常常在家里面給我教會的那段時光,我的父親二十幾歲到了台灣,在台灣碰到祖國的母親,她也是從大陸,而且都是從江蘇鹽城到了台灣。我的父親從小就告訴我,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永遠都是中國人。所以剛剛有幾位講:「我們也是中國人」,我要跟各位說不是,我們是中國人,我們不是「也是中國人」。現在中國這麽的強大,這麽的進步是所有中國人有史以來最驕傲光榮的時代。所以希望兩岸的同胞一起珍惜所有的中國人前輩的犧牲,努力,大家共創中華新的盛世。

上海向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汪致重發言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首任會長汪道涵之子、上海向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汪致重

今天我們在這兒隆重舉行中國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台灣光復80週年的紀念活動。借這個機會和各位一起來回顧歷史。10年前我在黑龍江拜訪一位東北當年抗日聯軍的戰士李敏先生,當時李敏先生已經90高齡了,在她家里的一間不大的房間隔壁房間的墻壁上,掛滿了包括楊靖宇、周保中、金日成、崔庸健,這些當年抗日聯軍的英雄們的照片,他每天在這個房間里要留下至少一個小時的時間,要和這些人一起重新回憶,重新分享。

他在13歲的那個時候在和這些老領導、老戰友們,大家共同雙向共同戰鬥的時間。他 認為不能忘記這個時代,不能忘記問題、戰略,要記住它們。我讀了很多史料,台灣的抗日戰爭是始於1895年的1月底的,因為滿清政府的腐敗,屈辱的馬關條約使台灣人民直接面對了殘酷的日本侵略者。

台灣開始了自1895年之後50年的抗日戰爭,在50年里面,台灣從最早的抗日將領唐景崧、劉永福、壯烈犧牲的楊泗洪,陸續領導發起抗日的陳虛谷、林李成、黃國鎮以及無數的抗日志士,雖然他們的抗爭都被日本侵略軍血腥鎮壓了,但是他們的精神一直留住在台灣人民的心里。

台灣丘逢中在詩作中有大量作品表達了對台灣的思念和對收覆失地的信念。百年如未死,卷土定重來。他的詩歌不僅記錄歷史,更成為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我在台灣南部參觀了當年的火燒城遺址,參觀了台灣的歷史博物館,感受到了台灣自1895年之後所經歷的磨難。至今我還記得從陪伴參觀的台南市、高雄市觀光局的朋友們的眼中,我看得見他們悲憤的淚光。台灣的過去將近50年的時間里,還有在過去500年的時間里,數次被西方列強侵略和占領過。

從1557年即使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日本,包括今天的美國輪番的侵略占領。台灣一直是在被西方列強覬覦的一塊寶地,他所經歷的也是,一個不任人宰割的屈辱與抗爭的歷史,最殘暴的是日本侵略者,他們之間都是台灣影片賽德克·巴萊和新近在中國大陸與國際上映的「南京照相館」與東極島,都真實再現了那個時代中華民族同胞所受到的鎮壓、淩辱與宰割。

在中國強大了才可以救台灣,貫穿了台灣半世紀抗日的核心理念與祖國命運密切相連。時至今日,中國已經成為在世界上舉足輕重的,不再受西方列強威脅的,享有民族尊嚴的東方大國。這個歷史的巨變給了我們所有中華民族的子孫們發自心底的自信與驕傲,更給了我們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覆興堅定向前的決心與勇氣。

抗戰時期,中國曾經有一句非常振奮人心的歌詞,中國不會亡。今天我們在澳門紀念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80週年,我們心中的呼聲是一句新歌詞,中國一定強。

台灣著名自媒體人「館長」陳之漢在宣傳片中發言

▲「兩岸 3565 萬抗日英烈的在天之靈,照亮了台灣 2300 萬同胞回家的路」宣傳片
▲台灣著名自媒體人「館長」陳之漢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偉大見證,無論是大陸還是台灣同胞,都以熱血的生命捍衛了我們的土地與尊嚴。這是屬於全體中國人的光榮記憶,也是兩岸血脈相連的鐵證,讓我們繼承這份永續與團結,攜手開創中華民族復興的輝煌未來。

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理事長陳志玲宣讀賀信

▲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理事長、橫琴海峽兩岸青年文化交流中心負責人陳志玲

為成功舉行此次活動,理事長陳志玲多次專程趕赴台灣,爭取各界人士的支持與參與。在活動上,陳志玲宣讀了以下知名人士特別向活動發來的賀信:

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洪秀柱董事長發來的賀信與鼓勵。她提到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以文化為橋,搭起這方交流的舞台,意義深遠。從1895年台胞舉旗反抗侵略的決絕呐喊,到兩岸將士並肩衝鋒的浴血奮戰;從四萬萬同胞同仇敵愾的不屈抗爭,到1945年台灣光復時街巷間的熱淚歡騰——這不是孤立的片段,而是兩岸兒女用血肉共同寫就的民族壯歌。我們銘記這段歷史,從不是為了咀嚼仇恨、延續對立,而是要在硝煙散盡後看清:兩岸本是血脈相連的一體,唯有同心同德、團結自強,才能抵禦風雨、守護家園。這是歷史刻在我們基因裏的啟示,更是跨越時空的精神傳承。

台灣王金平先生特意致來賀詞,對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所做的工作表示讚賞!他在信中提到: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 爆發到1945年抗戰勝利,澳門華人社會從未缺席,書寫了「孤島」華人抗戰的壯麗畫卷。台灣的抗日,是一部反抗殖民主義的 英雄史詩,也是中華民族,永不向外族屈服的表現;抗戰時期更有不少台灣兒女想方  設法奔赴大陸 直接投身抗戰,台灣同胞與祖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欣逢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八十週年之際,為了啟發兩岸青年世代,守護共同歷史,奔向和平的未來,本人發自內心嚮往這個非常具有意義的特展活動。

台北市市長蔣萬安在賀信中表示:「兩岸書畫聯展活動;匯集名家墨寶;藉此盛事彰顯傳統書畫藝術博大精深,傳遞中華文化淵遠流長」。

台灣中國廣播公司前董事長趙少康的賀信说:「慶祝抗戰勝利曁台灣光復八十週年紀念兩岸書畫聯展」呈現抗戰時期各界英勇奮鬥的歷史瞬間。那段記憶不容遺忘,更希望透過追思歷史,讓這一代人更珍惜和平得來不易,為兩岸及全球人類世代遠離戰火,帶來啟發。

台灣桃園市市長張善政的賀信指出:「抗戰精神包含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砥礪前行。海峽兩岸同胞、藝術家們相聚一堂,舉辦此次紀念抗戰勝利八十週年書畫展,更是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旨在傳承中華文化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祝賀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80週年兩岸書畫聯展。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傳承中華文化和弘揚偉大抗日精神!

福建省政協辦公廳的賀信内容为:值此抗日戰爭勝利與台灣光復80週年之際,欣聞貴會在澳舉辦系列紀念活動,回顧歷史、緬懷先烈,凝聚共識、共促發展,謹表熱烈祝賀並致以崇高敬意!抗戰勝利和台灣光復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同仇敵愾、浴血奮戰鑄就的偉大勝利,值得兩岸同胞共同紀念。讓我們攜起手來,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兩岸 3565 萬抗日英烈的在天之靈,照亮了台灣 2300 萬同胞回家的路」歷史圖片展
▲「烽火記憶・山河同心」書畫展揭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