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靜儀 議員:第七屆立法會從2021年開始,期間仍然經歷疫情,以至其後的復甦及經濟轉型挑戰等,四年來工聯議員有多個重點工作方向:拼經濟及穩就業;爭權益及打黑工,調升養老金等長者和居民福利,關注教育、醫療和交通,城市規劃和善用閒置土地等。這一屆在立法會合共提出221篇議程前發言、555篇書面質詢,以及71篇口頭質詢。

首先,在穩就業方面,我們力促政府須確保“本地居民優先就業、好工留俾本地人”的原則,要求政府進一步減少大企、博企、銀行文職等外僱額,讓到更多合適的職位給本地人;尤其要關於青年就業、中高齡人士搵工難的問題,倡議政府為不同群體提供精準的就業輔助,例如很多青年都有能力和適合文職工作,政府應該更著力縮減外僱,讓青年有入職和發展機會;爭取大企業和博企進一步落實管理層和專業技術職位由本地人擔任的目標。
現時,勞動市場亦存在不規則聘用情況,例如“本地人做短工,外僱做長工”,導致本地人被"壓價",收入不穩定,工聯議員聯同工會和行業代表,持續透過立法會的發言和約見政府等多渠道,要求政府加強招聘監察保公平就業,還必須有效打擊黑工問題,保障本地人就業權益。
我們持續跟進各行業的薪酬福利、工作環境、人員壓力和身心健康問題,例如公務人員、教師和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博彩業等行業的工作環境、更換電子設備的職業安全問題,衛星場員工就業權益,以及服務業和職業司機等休息權等。
此外,在拼經濟方面,工聯議員力促政府推出消費咭或延續消費優惠等措施,以提振社區經濟、減輕居民生活成本及中小企業的經營壓力。同時,敦促政府透過非博彩項目肩負起培育新興產業,善用博企資源和盛事活動機會,將人流與資源輻射到社區,惠及更多中小企業。我們也積極為傳統支柱產業及新興業態發聲,針對1+4新興產業完善人才規劃和培養,推動街市轉型和活化社區經濟;推動公共工程招標重視本地採購和聘用本地人;對於外賣行業與自僱人士等新興業態,倡議加強保障權益。

梁孫旭 議員:回顧四年的工作,工聯議員一直履行職責,除了努力為居民爭取良好的就業條件和發展機會外,同時在議會上積極為民發聲、監督政府,持續推動政府在民生事務方面有作為,致力為居民構建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
我們關注長者、弱勢人士的照顧,尤其在經濟保障、生活品質、精神健康以及家庭支援的建設。我們積極推動調升養老金金額,並倡議制定“長者消費物價指數”、養老金與最低維生指數掛鉤的可行性,令養老金制度更有效地應對通脹和生活成本。同時,我們也關注長者、殘疾人士和照顧者的照顧和支援,提出增加長者宿位;擴展照顧者津貼計劃並降低門檻,以減輕照顧者的經濟和精神負擔,並加強政府與民間的合作機制,改善獨居及隱蔽長者的服務,給予他們更多關懷。
我們重視本澳交通問題。澳門車多路窄,路面複雜,影響居民、旅客的出行和經濟效益,我們倡議改善道路設計,提出增建 “行人空中走廊”,研究建設“外環高速路”、 “高架公交專道”等;我們主張做好輕軌、巴士和的士服務的整體規劃,除了推動公共交通系統普及和完善電子支付,也建議落實輕軌與巴士轉乘優惠,以及的士擴展網約服務,以提升整體交通效率與用戶體驗。另外,會期內我們亦爭取公共停車場暫停加價,以及半小時收費模式,滿足大眾對泊車資源的訴求。
我們關注“掘路”的問題,澳門道路重複開挖,工程進度慢,還有道路工程質量問題一直為社會所詬病,這四年我們要求政府加強監督,完善跨部門協調解機制,引入技術和新物料,提高道路質量和耐用性。
在文化體育領域,我們主張博企社會責任資源落戶民間,更好支持本地文化、體育及人員的專業發展;此外,提出完善本澳的文化體育場所設施,善用現有土地資源,滿足居民對文化及體育空間的不同使用需求,包括建議興建冰場,以及馬場等土地可以建設成大型體育綜合體,以支持不同運動愛好者,尤其是新興運動能有更充足的活動空間。

林倫偉 議員︰ 過去四個會期,我們持續關注各項民生議題,分別在房屋政策、教育及醫療,與多個政府部門深入溝通,並透過議會積極監督,務求讓城市規劃更前瞻、社會配套更完善,從而提升居民生活質素。
優化房屋制度 回應不同群體需求
在房屋政策方面,我們持續推動經屋恆常化申請機制,並建議修法容許申請者「經屋細換大」的經濟房屋置換制度,以改善居住條件,減少戶型錯配,從而鼓勵青年家庭發展。同時關注長者公寓使用費用,促請延續八折優惠並完善服務配套,照顧長者安居需要。
重視教育資源 促進青年多元發展
我們關注青年健康、學生輔導及生涯規劃,建議增加包班津貼、簡化行政流程,保障教育資源穩定投放。針對教師壓力大、工作負擔重的情況,建議增加非教學人員比例、優化課時安排、檢視拋節制度,並建立教師心理健康支援及保障機制。同時推動加強青年職前及在職培訓、內地實習及學徒制,為青年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機會。
完善醫療服務 推動大健康產業
醫療方面,我們促請加強基層醫療服務、合理分配醫療資源,支持公私營合作與資源下沉至社區,緩解公立醫院壓力。建議在社區醫療服務資助計劃中增加名額,回應居民需求;同時善用協和醫院,制定中長期規劃,與內地醫學院合作培訓醫療人才,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

李振宇 議員︰過去四年,我們致力維護僱員勞動權益,促進社保可持續發展,關注公共行政改革及公務人員權益。
勞動權益方面,我們積極推動《工會法》、《建築業職業安全健康法》等法案的立法工作,推動《勞動關係法》、《僱員的最低工資》、《聘用外地僱員法》、《勞動債權保障基金》等勞動關係法律檢討及修訂工作,著力推動提升勞動基準,促進職業安全與健康,完善工作意外及職業病賠償、休假制度(包括適時增加年假、產假及強制性假期)、工作時間制度(包括輪班、夜班、輪休、工作時間與安排)、工資保障制度(包括欠薪追討、取消解僱賠償上限)等。推動政府開展深合區單獨勞動立法工作。
社會保障方面,我們推動政府研究落實社保給付恆常調整機制,以更科學化和系統化的方式對養老金及其他給付金額進行檢視和調整,確保社保制度可持續發展。針對養老金多年未能調整的情況,我們促請政府檢視養老金調整機制,適時合理增加養老金金額,減輕長者生活壓力。要求政府檢視最低維生指數調整機制,讓弱勢群體得到合理支援。推動政府完善雙層式社會保障制度,推動央積金制度適時由非強制性過渡為強制性,加強僱員退休保障。
公共行政方面,我們關注公務人員工作壓力,要求政府實施員額管理措施時,秉持實事求是原則,合理配置部門人手。推動公務人員加薪。推動政府深化公共行政改革,完善公職法律制度,推動政府改革職程制度,完善橫向流動,建立跨職程晉升機制與公務人員激勵制度,關注官員問責制度。關注政府不再將三所公立大學納入公務人員員額管控範圍,要求政府保障相關公務人員權益。我們和工會一起為公務人員成功爭取擴展“病假紙”開立範圍,公務人員可以到與衛生局訂立協議的非牟利醫療機構開具“病假紙”,便利公務人員看病。我們促請政府適時檢視公務人員津貼制度、公幹制度,增加公務人員產假,關心公務人員身心健康,保障公務人員合理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