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澳憑藉獨特的歷史背景、中西文化交融的優勢,以及「一國兩制」的制度保障,具備潛力發展成為國際教育的樞紐。特區政府近年來望打造澳門成為高質量國際教育都市,雖則本地的基礎教育發展逐漸完善,然而,在少子化的形勢下,學童人數持續下跌之際,中小學有條件取錄非本地生。因此,本澳在發展超前的辦學特色、增加教育在國際上的吸引力至關重要。
本澳以發展多元產業為主要經濟發展目標,建構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儲備是第一關鍵,故此,除了現時人才引進計劃外,特區政府以「教育興澳」作為發展策略,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是十分重要。特區政府宜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資源,聚焦特色領域,並提升國際化水平,發揮「一帶一路」的門戶價值,重視葡語國家人才培養,同時推動本地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對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請問當局在過去三年間,會否對於持學生簽證來澳就讀公私立中小學的未成年學生人數,以及其就讀年級的分佈狀況進行統計,以調研有關外地人士子女選擇留澳升學的狀況及目的?並且,會否完善現有的本澳人才備存機制,從中小學開始,鼓勵院校與政府進行人才登記,以更好地儲備人才及掌握本地人才實況?
二、為發展本澳高端人才聚集高地之目標,請問當局會否考慮參考其他國家之做法,放寬學生來澳簽證之資格,讓非本地未成年學生來澳就讀公私立中小學?此外,在非高等教育課程中,會否增加產教融合,完善諸如中醫藥大健康、高新科技等多元產業發展需要的知識技能教育?
三、請問當局會否考慮鼓勵教育機構或私人企業,增設學生宿舍或留學公寓,提供適合不同年齡學生的住宿及配套服務,並制訂相應的牌照及註冊制度?同時,現時職業教育機構在增加多元產業技能培訓之情況如何?另外,鄰近的香港、深圳、廣州等城市已具備成熟的國際教育體系,請問當局如何實行差異化發展,以提高本澳競爭力?